
去中心化交易所雖面臨620萬美元的Hyperliquid漏洞,仍持續增長
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交易所(DEX)如Hyperliquid,儘管最近發生620萬美元的漏洞事件,仍然在不斷挑戰中心化平台的主導地位。
根據Cointelegraph於3月27日的報導,一位加密貨幣巨鯨通過利用Hyperliquid的清算參數,在Jelly my Jelly(JELLY)這個迷因幣上獲得至少626萬美元的利潤。
CoinGecko的聯合創始人Bobby Ong指出,這是Hyperliquid在3月發生的第二起重大事件。他在4月3日的X平台上表示:“$JELLYJELLY是更引人注目的攻擊,我們看到Binance和OKX列出了相關的合約,這引發了對協調攻擊Hyperliquid的指控。”
他補充道:“顯然,中心化交易所感受到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威脅,並不會坐視市場份額的流失而不反擊。”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增長重塑衍生品市場
Hyperliquid是按交易量計算的第八大永續合約交易所,超越了一些知名的老牌交易所,如HTX、Kraken和BitMEX。根據4月4日的研究報告,這顯示出Hyperliquid的增長潛力。
根據CoinGecko的數據,Hyperliquid的24小時開放利息超過30億美元,成為第12大衍生品交易所,儘管與Binance的195億美元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Bitget Research的分析師Ryan Lee表示,這一事件可能會損害用戶對新興去中心化平台的信心,尤其是如果漏洞後的應對措施顯得過於中心化的話。他指出:“Hyperliquid的干預被批評為中心化,儘管它宣稱是去中心化的,這可能會讓投資者對類似平台產生疑慮。”
巨鯨利用Hyperliquid的交易邏輯
這位不知名的Hyperliquid巨鯨通過部署價值數百萬美元的交易頭寸,成功利用了Hyperliquid的清算參數。根據區塊鏈分析公司Arkham的後期分析,這位巨鯨開設了215萬美元和190萬美元的兩個多頭頭寸,以及一個410萬美元的空頭頭寸,有效地抵消了多頭頭寸。
當JELLY的價格上漲400%時,410萬美元的空頭頭寸並未立即被清算,因為其規模過大。相反,它被吸收到Hyperliquidity Provider Vault(HLP)中,該Vault旨在清算大型頭寸。
截至3月27日,這位不知名的巨鯨仍持有該迷因幣10%的總供應量,價值近200萬美元,儘管Hyperliquid已經凍結並下架該迷因幣,理由是涉及“可疑市場活動”的交易工具。
這起Hyperliquid漏洞事件發生在一個以《華爾街之狼》為靈感的迷因幣推出後兩週,該幣由官方Melania Meme(MELANIA)和Libra(LIBRA)代幣的共同創作者Hayden Davis推出,並在推出後因80%的內部供應而崩盤超過99%。
評論
這一事件再次凸顯了去中心化交易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儘管Hyperliquid的漏洞事件可能會對用戶信心造成打擊,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增長勢頭顯然不容小覷。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尋求更透明和去中心化的交易選擇,DEX可能會在未來的金融生態系統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然而,去中心化平台的安全性和信任問題仍然是其能否持續增長的關鍵因素。如何在去中心化的理念與實際操作中找到平衡,將是未來DEX發展的重大挑戰。投資者在參與這些平台時,需保持警惕,並仔細評估潛在風險。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