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儲備銀行將推出數位盧比的新應用案例
印度的中央銀行——印度儲備銀行(RBI)計劃擴大其數位盧比的試點計劃,並引入新的功能和應用案例,旨在提升其零售和批發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的可用性。根據中央銀行2024-25年度的年報,RBI表示將探索數位盧比的可編程性和離線支付功能,這些特性可能會提高其在網絡連接有限地區的適用性,並針對特定用途如政府補貼或企業支出控制進行定制支付。
目前,這兩種CBDC版本都在進行試點測試。零售CBDC的試點計劃正在與選定的客戶和商家通過參與銀行進行,而批發試點則針對銀行間市場的使用。
根據報告,零售試點已經吸引了60萬名用戶,涵蓋了17家銀行。為了進一步推動採用,RBI允許「某些非銀行機構提供CBDC錢包」。
批發試點的機構興趣也有所增加。報告確認,批發試點的範圍進一步擴展,並新增了四家獨立的主要交易商(SPD)。
印度在即時支付方面領先全球
在2024-25財年,印度的數位支付在交易量和價值上都經歷了顯著增長。根據報告,數位支付的交易量增長了34.8%,而交易價值則增長了17.9%。
此外,印度在全球即時支付中也佔據了主導地位。RBI指出,統一支付介面(UPI)使印度在全球即時支付中以48.5%的市場份額位居領導地位。
中央銀行表示,為了將數位支付的好處擴展到更廣泛的社會群體,推出了多項創新功能。例如,報告提到「委託支付」功能的推出,允許「個人(主要用戶)授權另一個人(次要用戶)從主要用戶的銀行賬戶進行高達一定限額的UPI交易」。
印度最高法院呼籲加強加密貨幣監管
在5月20日,印度最高法院對政府在加密貨幣(如比特幣)監管方面的無作為表示擔憂,儘管已對其徵收30%的稅。法官蘇里亞·坎特批評了數位資產所形成的「平行經濟」,稱其對國家的金融體系構成潛在威脅。
在印度,用戶在加密貨幣交易中需支付30%的稅,該政策自2022年4月起生效。儘管在國內運營的加密公司面臨日益嚴格的監管,但據估計,印度擁有超過1億名數位資產持有者,總人口為14億。
這些舉措顯示出印度在數位金融領域的積極探索,尤其是在數位貨幣的應用和監管方面。隨著數位支付的增長和CBDC的推廣,印度有望在全球金融科技的發展中佔據更重要的地位。然而,如何平衡創新與監管,將是未來政策制定者需要面對的挑戰。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