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韓金融監管副主任:本地股市極大機會納入發達市場指數
首爾消息——南韓金融監管機構副主席金素英週一於首爾舉行的外媒記者會上表示,南韓股市極有可能在不久將來被納入重要的發達市場指數。
金素英指出:「我們看到非常高的可能性很快就會被納入,即使不是這一次,也會在不久後。」南韓作為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其股市目前仍被全球指數供應商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歸類為新興市場,儘管多項指標已顯示其具備發達經濟體的條件。
上月,南韓解除了一直持續五年的全面股票賣空禁令,這一直被外國投資者和MSCI視為限制市場准入的主要障礙之一。金素英補充說:「超過90%的(MSCI提出的)問題已經解決。」她還提到,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金炳煥將於本週訪美期間,與外國投資者及指數供應商討論近期的改善措施。
MSCI預計將於六月審視其市場分類,通常會將市場列入觀察名單一至兩年後,才會作出重新分類。
前總統尹錫悅政府近年推出多項措施,改善外國投資者的市場准入,並努力消除所謂的「韓國折價」問題,即本地股票普遍被低估的現象。
關於近期國會通過但遭否決的《商業法》修訂,旨在解決「韓國折價」問題,金素英表示,更理想的是修訂《資本市場法》,以減少副作用。
韓國總統候選人李在明承諾推動控股股東濫權立法 強化股市監管
同日稍早,南韓主要總統候選人李在明承諾將重啟立法,打擊控股股東濫權行為,作為強化股市的計劃之一。
此外,金素英透露,當局正在檢討有關股份發行的監管改進措施,這是因應近期包括韓華航空航天在內,因資本籌集方案引發投資者批評的爭議事件。
—
評論與啟示:
南韓股市即將進入發達市場指數,對本地資本市場將帶來深遠影響。這不僅意味著更多國際資金流入,也反映出政府在改善市場透明度和開放度方面取得實質進展。解除賣空禁令是打破國際投資壁壘的重要一步,顯示南韓願意與全球資本市場接軌。
然而,南韓多年來存在的「韓國折價」問題,根源在於企業治理結構的缺陷和控股股東權力過大。李在明提出的立法承諾,若能落實,有望促進股東權益保護,增強市場信心。當局對資本市場法的修訂也顯示出對減少政策副作用的謹慎態度,這是穩健改革的表現。
未來,南韓若能進一步推動企業治理改善,吸引外資進入,將有助於提升股市估值和國際形象。投資者亦應密切關注政府政策動向及監管變化,因為這些因素將直接影響市場活力和風險水平。整體而言,南韓股市的轉型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必然,更是全球資本市場多元化的重要一環。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