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科技主權爭奪戰:星鏈、華為與數碼新殖民主義
在南非廣闊的草原清晨,一隊護林員圍著一個對天指向的衛星碟,大家的手機突然接上訊號——這在數月前的偏遠保育區簡直難以想像。這個奇蹟來自馬斯克旗下SpaceX的Starlink(星鏈)衛星網絡,提供加密、高速的互聯網,徹底繞過了國家控制的網絡。
然而,這道訊號不單止帶來連接,更帶來顛覆。在南非,這場顛覆成為了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與南非總統拉馬福薩五月份在白宮會面時的幕後角力——馬斯克亦在場。雖然表面上雙方都聲稱關心白人農夫的安危,但無論是白宮還是南非政府都心知肚明,這場較量背後真正的主戰場,是科技的主權與控制權。
星鏈進駐非洲:保育創新與即時成效
故事要由2021年說起,美國非牟利組織Eco Defense Group(EDG)率先將Starlink終端機帶入非洲多個野生動物保護區。他們用直升機運送以太陽能供電的套裝到南非及其他國家最偏遠的保育地區,訓練護林員利用高速網絡協調巡邏、即時通報偷獵警報,甚至進行現場情報分享。對保護野生動物來說,這簡直是革命性突破。
成效立竿見影:凌晨三點,一宗即時通報救回了一隻差點被偷獵集團殺害的犀牛;另一宗,護林員發現偏遠水源附近有車胎痕跡,馬上空中追蹤並拘捕疑犯——如果用舊式無線電,整個過程可能要拖幾日。
對於長期裝備不足、資源短缺的護林員來說,Starlink讓他們的生存率和執行任務的成功率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2021年起,護林員終於可以在荒野用WhatsApp聯絡家人,感動得流下男兒淚——這是他們首次在崗位上與家人通話。
突如其來的打壓:星鏈成為非法黑市
但好景不常,2023年底,南非政府突然宣布全面封殺Starlink,並威脅所有用戶。EDG被迫停止資助南非的終端機,但這還不夠。警方開始突擊搜查,星鏈終端機被持槍充公,護林員面臨刑事檢控。EDG收到律師信警告,非法使用電子通訊器材最高可罰500萬南非蘭特(差不多是EDG全年預算的一半),還有刑事責任。星鏈在南非,一夜之間變成黑市貨品。諷刺的是,南非當局與東南亞犯罪集團勾結走私野生動物,早已不是秘密。
官方解釋是違反電訊牌照規定,以及「廣泛黑人經濟賦權法案」(B-BBEE),即所有電訊企業必須有30%黑南非人持股。馬斯克三月在社交媒體說:「Starlink唔畀我喺南非做生意,因為我唔係黑人。」南非政府否認與種族有關,聲稱馬斯克從未遞交申請。不過,據內部消息,嘗試用「股權等價」方式繞過規定的方案,最終被政治鬥爭扼殺。
中國的數碼鐵幕:華為與阿里巴巴全面滲透
其實,真正的關鍵並非本地種族平權,而是中國。中國對南非數碼基建的控制已深入骨髓:華為是Telkom、MTN和Rain等主要電訊商的技術供應商;「安全城市」監控系統在約翰內斯堡結合人臉識別、車牌掃描和行為分析;阿里雲負責南非政府數據庫。中國企業實際上掌控了國家數碼骨幹。
而星鏈的出現,正正挑戰了這一切。星鏈的數據不經華為伺服器、不碰中國光纖,直接由碟天線連上低軌衛星,再落到美國地面站。對非洲來說,華為和中興已建成逾七成4G、超過一半5G網絡,星鏈的獨立性對中國的數碼絲綢之路是致命威脅。
星鏈能夠提供加密、無監控的通訊,對依賴中央集權的政府,甚至整個中國監控產業鏈來說,都是不可接受的挑戰。這就是為何EDG的成功不單是「麻煩」,而是「不可容忍」。
數碼主權與新殖民主義:非洲成為大國科技角力場
EDG的遭遇,揭示了更深層的意義:他們不只是在提供上網服務,而是證明了在野外都可以實現主權,不用經過比勒陀利亞(南非政府)或北京的許可。國家壟斷可以被繞過,最前線保護瀕危動物的人可以自主獲得科技賦權。
但他們的回報卻是法律威脅、設備被沒收、政治報復。非洲其他國家亦出現類似情況:津巴布韋一間中資礦企因為承包商用星鏈被罰款;塞內加爾五人因販賣終端機被捕和重罰;南非IT-Lec網絡商2023年因為為數千鄉郊客戶提供星鏈服務被突擊搜查。訊息清晰:只准用中國建設和管理的「官方」基建,任何試圖突破中國控制的行為都會被打壓。無論礦企還是慈善機構,中國在非洲的掌控無孔不入。
美中數據冷戰升溫:星鏈成為數碼主權武器
美國亦開始反擊。亞馬遜AWS在開普敦設立數據中心,明顯是為了抗衡中國在區內的影響力。美國國務院據報曾向多個非洲國家(包括岡比亞、喀麥隆、萊索托)游說批出星鏈牌照,甚至以發展援助作為談判條件。美國視星鏈不單是進步工具,更是數碼主權之爭的武器。
同時,愈來愈多非洲國家歡迎星鏈。到2025年,星鏈已在22個非洲國家運作,包括尼日利亞、肯亞、馬拉維,剛果民主共和國更推翻早前禁令,批出牌照擴大覆蓋。SpaceX與Airtel Africa的合作,將星鏈帶到九個國家,連接學校、醫院和災區。
全球戰場亦在轉變。五月,馬斯克宣布沙特阿拉伯批准星鏈用於航空和海事,並計劃引入Tesla自動駕駛的機械人和Optimus人形機械人。隨之而來的是與美國科技巨頭Cisco、Nvidia、AWS的數十億美元合約,標誌著中東正從中國科技陣營轉向美國。
EDG現時仍在烏干達和莫桑比克運作,當地政府歡迎星鏈,護林員可用終端機協調跨境拘捕、追蹤野生動物,並維持偷獵集團無法截聽的加密網絡。但在南非,星鏈訊號已經失聲。
評論:非洲不是數據殖民地,科技主權的真正意義
這場爭議,表面上是電訊政策之爭,實質是新型數碼殖民主義——爭奪的不是橡膠或黃金,而是元數據、監控權和網絡控制權。星鏈的出現,正正動搖了這種模式,而EDG等組織不過是大國爭霸下的棋子。星鏈或許有朝一日會重返南非,但現時的教訓很明顯:當科技威脅到既得利益和控制系統時,連犀牛都會被政治化。當馬斯克挑戰中國在非洲數碼帝國的壟斷時,最終付出代價的,是那些原本只想救動物的前線工作者。
編輯深度評論:星鏈在非洲——科技理想與現實主權的碰撞
這篇文章表面是科技創新如何幫助保育,實際揭示了新冷戰下非洲的數碼主權困局。中國以基建、雲端和監控系統滲透非洲,已經不止是經濟合作,更是「數碼鐵幕」的現代翻版。星鏈這類去中心化、加密的美國科技,成為唯一可以威脅這種控制的力量。
但我們更要思考:一個非洲國家究竟有多少自主權?中國的「賦權」其實是另一種壟斷;美國的「解放」則帶有地緣政治算計。星鏈雖然帶來希望,但當地政府、既得利益集團與國際大國之間的博弈,令真正受惠的基層——如護林員、農民和偏遠社區——往往成為犧牲品。
香港讀者或許會發現,這種「誰控制數據、誰控制國家」的邏輯,正正在全球蔓延。數據和網絡已經是新時代的石油、黃金和疆界。星鏈事件提醒我們,科技從來不是中立,誰能主導基建、誰能監控通訊,誰就能定義國家未來的命運。非洲的經歷,值得我們深思:我們的數據主權,究竟掌握在誰手?
🚀 最新勁爆優惠!成為 Premium 會員 即送一年 ChatGPT Plus!
由即日起,只需 港幣 HK$880/年,
即送一年 OPENAI 官方 ChatGPT Plus 獨立帳號(價值 USD $200)
仲送埋 VPN,保證你暢用無阻!
立即成為尊貴會員,解鎖獨家內容、AI 功能及更多優惠!
會員專享福利:
1️⃣ 官方 ChatGPT Plus 帳號出租 HK$98/月
2️⃣ 代升級你的帳號到 ChatGPT Plus HK$165 / HK$118
3️⃣ 官方 OpenAI API Key US$10 = HK$80
4️⃣ YouTube Premium Family 成員 HK$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