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娛樂定裝備?我哋嘅下一代準備好迎接數碼未來未?
南非年輕人需要技能培訓同科技素養,為未來做準備。
社交媒體上經常流傳一個有趣又發人深省嘅對比:南非嘅細路仔喺社交平台瘋狂玩最新舞蹈挑戰同爆紅meme,但中國等國家嘅同齡人就已經開始砌機械人、寫演算法。
表面睇,好似只係開玩笑,但其實背後隱藏住一個嚴肅問題——我哋究竟點樣為未來由科技主導嘅世界,裝備好我哋嘅下一代?
正值全球慶祝「世界電訊和信息社會日」(5月17日),其實正好畀我哋一個反思同檢視進度嘅機會,亦提醒我哋要聚焦於實際同包容性嘅數碼解決方案。
喺呢個全球經濟由人工智能、機械人同數據科學高速重塑嘅時代,懂得掌握呢啲工具嘅人,將會係未來嘅塑造者。
南非點樣裝備年輕人?
我哋作為一個國家,究竟有冇推動年輕人做數碼經濟嘅創新者?有冇鼓勵佢哋唔只係用科技,而係成為平台同技術本身嘅創造者?
事實上,南非唔係坐以待斃。以Free State省Bohlokong鎮Tiisetsang中學嘅11年級學生Mpho Majola為例,佢同900幾位來自Free State、Mpumalanga等地嘅學生,最近完成咗Telkom基金會三年制「編程與機械人」課程。
呢個「科技創業」課程非常實戰,學生唔止學用科技,更要學點樣創新。佢哋會分組扮演開發者、設計師、項目經理等角色,最後要設計一個真正運作嘅原型產品,並喺模擬創業環境下向「投資者」推銷。
喺Polokwane市郊Morutwa中學,Telkom基金會同通訊及數碼科技部5月16日開設咗一個全新ICT實驗室,配備40個新工作站、10部手提電腦同新一代數碼連接,直接幫助學生提升數碼技能。
數碼技能唔止喺課室
南非失業率高,gig經濟興起,數碼專才需求愈來愈大,愈來愈多人選擇上網自學裝備自己。
以TelkomLearn為例,今年頭三個月已經有超過4,000名用戶參與。佢提供免費課程同簡單易用設計,吸引大量想學數碼技能嘅人。
TelkomLearn同Google、IBM、HP、阿里雲、Duke Corporate Education等全球科技巨頭合作,提供近100個國際認證課程,確保學到嘅嘢係最新、最有競爭力。
同時,Telkom FutureMakers計劃持續推動數碼創業。Netcampus就係其中一個成功例子,現時已經成為領先嘅數碼技能培訓供應商,為唔同行業企業客戶提供雲端運算、網絡安全、人工智能等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培訓。
Microsoft計劃5月19日開始,為10萬名南非人(不包括Gauteng同Western Cape居民)提供免費培訓,重點針對農村及城鎮地區失業青年。
想參加可以去Netcampus網站登記。
Netcampus亦有同Gauteng省政府合作,培訓7,500名青年網絡安全技能,亦參與Microsoft推動超過一百萬人接觸人工智能技術嘅計劃。
政策配套與未來展望
雖然南非同中國、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仲有距離,但比起其他發展中國家,我哋已經算係有優勢。現時有72%人口可上網,亦有完善政策配套,包括「數碼與未來技能戰略實施計劃」同「數碼經濟總體規劃」。
政府、私營機構、捐助者透過「總統青年就業倡議」等計劃積極協調,推動數碼發展。
作為進一步證明,編程與機械人已經陸續納入公私立學校課程。不過,唔可以因此自滿。
最大挑戰係要縮窄基礎數碼素養嘅鴻溝,因為好多人連日常生活所需嘅基本數碼技能都未掌握。
現時最需要係急切、協調同全國一致推動數碼賦權。唔只係要追落後,更要重新界定我哋喺全球數碼舞台嘅角色。要做到呢點,唔單止要投資基建同課程,更要建立一種重視創新、解難同面向未來學習嘅思維。
我哋嘅年輕人充滿才華、創意同潛力,但佢哋需要工具、機會同願景,先可以將潛力轉化為進步。到時,邊個話邊跳Amapiano邊學駕駛無人機唔得?
——Jantjies(Telkom創新與轉型集團高管)、Makgatho(Netcampus行政總裁)
編輯評論:香港家長值得反思嘅啟示——「玩」同「學」唔一定對立
呢篇文章雖然聚焦南非,但對香港家長同教育界都好有啟發。近年香港社會好多人擔心小朋友「沉迷」娛樂性內容,忽略咗科技同未來技能,但事實上,「娛樂」同「裝備」唔一定係對立面。文章入面提到,南非年輕人一邊跳舞一邊學科技,其實正好說明現代教育唔應該只強調「苦讀」或者「填鴨」,而係要將創意、興趣同未來技能結合。
香港唔少家長同校長,仲停留喺「學業至上」或者「科技等於打機」嘅舊思維。其實,世界各地都已經將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同創業、設計思維等元素融入課堂,甚至由小學開始學編程、機械人,培養解難能力同國際視野。
南非雖然資源有限,但透過公私協作、政策配套、國際合作,積極推動數碼教育,值得香港借鏡。尤其係,唔好再得個講字,實際要有資源、有計劃、有持續嘅教師培訓同課程改革。
最後,香港嘅孩子其實都一樣有潛力,只要社會、學校、家長一齊推動,唔怕「玩」出新思維,未來一定可以喺全球數碼浪潮中立足。你又點睇?係時候重新思考「學」與「玩」嘅界線,為下一代創造真正屬於佢哋嘅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