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油砂業憑創新科技成為北美最低成本油企
卡爾加里 — 加拿大油砂業近年透過巨型挖掘機、無人駕駛卡車,以及類似狗狗的機械人「Spot」,成功壓低成本,使包括帝國石油(Imperial Oil)及森科爾(Suncor)等企業成為北美洲最具成本競爭力的石油生產商。這與美國頁岩油企業面對世代以來最嚴重的通脹,成本反而上升形成鮮明對比。
隨著全球油市因美國關稅政策不明朗及OPEC+增產而進入下行週期,加拿大油砂產業反而顯示出強勁的競爭力。
2014至2015年油價大跌後,英國石油(BP)、雪佛龍(Chevron)及道達爾(Total)等國際油企紛紛出售加拿大油砂資產,當時他們認為加拿大油砂屬於成本較高、回報較低的項目,資金轉投成本更低、開採速度更快的美國頁岩油。
不過,近年透過新技術及成本節省措施,加拿大油砂業競爭力大幅提升,成為北美最便宜的油源之一,這是多位業界內部人士及路透社對美加油企最新業績分析的結論。
面對今年油價下跌,美國頁岩油公司紛紛減少鑽井、削減資本開支及裁員,但加拿大油砂企業幾乎沒有改變先前的生產及投資計劃。部分加拿大政客甚至呼籲興建由亞伯達省通往太平洋沿岸的新原油管道,以強化國家經濟,抵禦美國關稅威脅。
加拿大油砂CEO Cenovus的Jon McKenzie早前接受訪問時表示,今年較低油價對加拿大油砂影響甚微,「這是一個隨時間變得更具韌性的產業」。
舉例來說,帝國石油在亞伯達省Cold Lake油砂場內部署兩隻四足機械人「Spot」,模仿狗的外形,負責例行設備巡檢及維護,如熱交換器優化及油水儲槽界面監察。這些機械人釋放人手,令公司每年節省約3,000萬加元(約2,200萬美元)。
帝國石油及森科爾亦採用無人駕駛採礦車,省去聘請司機運送油砂礦石的成本。帝國石油表示,自2023年起,這項技術令其Kearl油砂礦的產油效率提升了20%。
森科爾在Fort Hills油砂場使用全球最大液壓挖掘機,900噸重的卡車。森科爾CEO Rich Kruger表示,這台挖掘機擁有更大容量的鏟斗及更強的挖掘力,令裝載更快且減少溢漏。
油砂生產商亦提升設備可靠性及性能。以帝國石油的Kearl礦場為例,自2021年起,該公司將每年因維修停產而產生的成本減少約1億加元,並將保養周期由12個月延長至24個月,目標未來延長至48個月。
森科爾則透過標準化維護程序及改善場地水資源管理,提高現有資產產能,令其2024年西德州中質油(WTI)盈虧平衡價下降7美元至42.9美元。
根據蒙特利爾銀行分析,加拿大五大油砂企業的盈虧平衡價介乎每桶40.85至43.10美元之間,且仍能維持股息派發。換言之,油砂生產成本在約七年間已下降約10美元,2017至2019年的平均盈虧平衡價為51.8美元。
相比之下,達拉斯聯儲近期調查顯示,德州、新墨西哥及路易斯安那州超過100家油氣公司中,頁岩油的平均盈虧平衡價為65美元,遠高於2017至2019年約50至52美元。
高昂啟動成本但壽命長
油砂產業之所以能降低成本,部分原因是其開採方式。亞伯達的油砂油屬於厚重黏稠型,部分地區的開採更像是採礦而非鑽油。
若油層接近地表,企業會開採大型礦場,挖掘大量砂土,再從中提煉石油;油層較深者,則會注入蒸氣軟化油層,再進行鑽探。
油砂礦場啟動成本高,但一旦運作,生產穩定且衰減率低,壽命可長達數十年。例如,加拿大自然資源公司(Canadian Natural Resources)截至2024年底,已探明及推定儲量達201億桶油當量,其油砂礦場資產估計尚有43年可用壽命,其中Horizon油砂礦自2009年起持續生產。
相對而言,頁岩油井啟動成本低,但產量數月內開始迅速下滑。由於多年來美國主要頁岩油田已被大規模開採,產能高峰區域已枯竭,鑽探商需轉向次級區域,需鑽更多井才能維持產量,成本隨之攀升。
過去五年,加拿大油砂企業也積極還債,使其能將利潤從平衡資產負債表轉向回饋股東,如派息和股份回購。
蒙特利爾銀行指出,加拿大自然資源、森科爾、Cenovus、帝國石油及MEG能源等五大油砂企業,2021至2024年間合共償還近220億加元債務,現時淨負債(不含租賃負債)約339億加元。
隨著回報提升,溫哥華Burkett資產管理的投資組合經理Kevin Burkett表示,加拿大油砂企業對能源行業投資者愈來愈具吸引力。
Burkett說:「加拿大油砂不涉及地緣政治風險,且具備生產力和成本上的優勢。」他本人持有加拿大自然資源和Cenovus的股份。
(1加元約兌0.73美元)
—
評論與啟示
加拿大油砂產業的轉型令人印象深刻。從過去被視為高成本且不具吸引力的油源,憑藉自動化技術與管理優化,成功降成本約20%,令其成為北美最具競爭力的石油產業之一。這不僅反映出傳統能源產業在數位化、智能化方面的突破,更顯示出資本與技術如何重塑資源開採業的經濟模型。
與此同時,美國頁岩油成本高企且產量衰減迅速,凸顯出不同油種的經營策略差異。頁岩油依賴快速鑽探與高資本投入維持產量,卻難以長期穩定;油砂則是重資產、長周期、高初期投資的模式,卻能在穩定產出中實現成本優勢。
對於投資者而言,加拿大油砂企業的低風險、穩定回報和較低的盈虧平衡價格,提供了能源行業中較為穩健的投資機會。尤其在全球能源價格波動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背景下,這類資產的吸引力更為突出。
此外,加拿大政府及企業積極推動基建如新管道,有助打通出口通路,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亦是值得關注的政策動向。這些因素合力,或將使加拿大油砂在全球能源版圖中鞏固更穩固的地位。
總結來說,這篇報道不僅揭示了油砂產業的技術革新和成本控制成效,也引發我們對能源產業未來發展模式的再思考:傳統資源與現代科技如何融合,創造出新的競爭優勢,並在全球能源轉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這是值得業界與投資界深刻反思和借鑒的寶貴案例。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