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金融可能擴大財富差距,破壞金融穩定:國際結算銀行報告
根據國際結算銀行(BIS)的報告,隨著加密貨幣的日益普及,可能對傳統金融系統構成風險,並加劇財富不平等。BIS在4月15日的報告中警告,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投資者人數和資本規模已經達到“臨界質量”,使得投資者保護成為監管機構的“重大關注”。
報告指出,加密市場的規模表明,當局應該對“加密的穩定性及其對傳統金融和實體經濟的影響”感到擔憂,並強調了穩定幣的角色。BIS表示,穩定幣已經成為參與者在加密市場中轉移價值的主要手段。
報告呼籲針對穩定幣的針對性監管,要求在“市場壓力情況下”保證穩定幣可以兌換為美元的儲備資產要求。
這份報告是在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於4月2日以32票對17票通過《穩定幣透明度和問責法》(STABLE Act)後兩週發佈的。該法案旨在為以美元計價的支付穩定幣創建一個清晰的監管框架,強調透明度和消費者保護。
此外,3月13日,《GENIUS法案》(全名為指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的國家創新)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以18票對6票通過。該法案旨在建立抵押品指導方針,並要求穩定幣發行者完全遵守反洗錢法規。
加密貨幣可能加劇財富差距
BIS還對加密市場如何可能加劇收入不平等表示擔憂,因為這使得大型投資者能夠利用不太成熟的零售參與者的情緒,這在2022年FTX崩潰期間尤為明顯。
報告指出:“隨著價格在2022年下跌,用戶實際上進行了更多交易。”最令人不安的是,大型比特幣持有者(“鯨魚”)在普通零售投資者(“小魚”)購買時卻選擇賣出。報告補充道:
“這意味著,加密市場經常被視為包容性增長和金融穩定的機會,但實際上可能是將財富從貧者重新分配到富者的手段。”
報告最後指出,DeFi和傳統金融(TradFi)具有相似的經濟驅動力,但DeFi的“獨特特徵”,如“智能合約和可組合性”,帶來了新的挑戰,需要積極的監管介入來“保障金融穩定,同時促進創新”。
這份報告引發了對加密貨幣市場的深思,尤其是在如何平衡創新與風險之間的矛盾。隨著加密貨幣的普及,監管機構需要更加靈活且前瞻性的政策來應對潛在的金融不穩定性,確保所有投資者的利益得到保護。這不僅是對市場的保護,也是對整個經濟體系的保障。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