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貨幣公司在特朗普政府下尋求銀行特許經營 — 報導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加密貨幣和金融科技公司正越來越多地尋求銀行特許經營,以期在特朗普政府下擴展業務。這份報導訪問了超過七位行業高管,指出目前的政府對於行業的友好態度提供了獲得許可的機會,而這些許可在之前的政府下可能會被緩慢批准。
儘管追求銀行特許經營的討論日益增加,但尚不清楚最終會有多少公司能夠付諸實行。成立一家銀行的成本可能高達數千萬美元,但這樣做的好處包括提高公眾的信任度。
路透社指出,2000年至2007年間,每年有144個銀行特許經營申請獲得批准,但在2010年至2023年間,這一數字縮減至每年僅五個。2008年是全球金融危機的年份,隨之而來的是對銀行的更高監管。
特朗普政府對金融行業的創新表示開放,特別是在加密貨幣行業。自他在一月就職以來,特朗普總統成立了一個加密貨幣工作小組,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以建立國家戰略比特幣儲備,並舉辦了首次白宮加密貨幣峰會。
美國申請銀行特許經營的加密公司
雖然在美國,加密公司尋求銀行特許經營並不常見,但在2020年代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加密交易所Kraken於2020年在懷俄明州獲得了銀行特許經營,Anchorage Digital Bank在2021年1月獲得了其特許經營,而加密貸款公司Nexo在2022年購買了一家擁有聯邦特許銀行的控股公司的股份。
在美國申請銀行特許經營的公司面臨著合規反洗錢法和遵守銀行保密法的挑戰。增加的監管監督和集中化也可能與加密貨幣的核心價值——去中心化相悖。
然而,獲得銀行特許經營帶來了一個重大的財務好處:這樣的公司可以通過接受存款來降低資本成本。
評論
這篇報導揭示了加密貨幣行業在面對監管挑戰時所展現的靈活性與機遇。隨著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變化,許多加密公司似乎看到了進一步合法化和擴展業務的可能性。這不僅是對加密貨幣未來的信心表現,更是對整個金融生態系統的挑戰。
然而,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在追求傳統銀行特許經營的同時,這些公司是否會失去其去中心化的本質?加密貨幣的核心價值在於其去中心化的特性,若過度依賴傳統金融體系,可能會削弱其原有的創新精神。因此,如何在遵循監管的同時保持加密貨幣的本質,是未來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此外,這也反映出金融科技行業在面對政策變化時的敏感性與適應性。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必須不斷調整策略,以確保能夠在這個快速變化的領域中生存和發展。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