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前Google行政總裁Eric Schmidt於2016年預言ChatGPT崛起,並描繪出數千億美元AI巨頭時代的藍圖
前Google行政總裁Eric Schmidt於2016年在Startup Grind的一場對談中,幾乎已經描繪出ChatGPT的成功路線圖。他當時指出,下一個科技巨頭將會利用「Android/iOS平台、快速網絡和強大的機器學習技術」來群眾外包知識,並將其轉化為價值達「千億美元」的商業模式。
事件經過:Schmidt提到,成功的模式將是「群眾外包資訊、學習這些資訊,然後銷售」,這一描述與OpenAI的ChatGPT訓練方式極為相似。ChatGPT透過龐大的公開數據集進行訓練,並現時提供付費的高級訪問權限及API調用服務。
ChatGPT於推出後僅兩個月便突破約1億月活躍用戶,成為史上用戶增長最快的消費級應用。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這股爆發性增長力助OpenAI在2024年完成一輪8百億美元的二次股權融資,距離Schmidt當初預言的百億美元規模僅一步之遙。
Schmidt回憶道,五年前他曾公開表示未來的趨勢將是利用Google Maps GPS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式,並坦言當時應該直接說出「Uber」。Uber於2010年推出,成功搭上智能手機與GPS的浪潮,現時市值約1830億美元。
最新觀點:Schmidt對於把握科技浪潮的敏銳度依然不減。他近日警告Google因過度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反而被OpenAI在速度上超越。於《華爾街日報》CEO峰會上,他更提醒若AI失控,可能成為「存在性風險」,呼籲設立監管框架,儘管他本人仍積極投資該領域。
他曾向Startup Grind透露,他會付錢給專家「一美元來分類數據」,再將數據餵入演算法,最後將更精準的見解賣回給這些專家。如今,ChatGPT及一眾生成式AI新創公司正是以此模式運作,證明Schmidt的「群眾學習再銷售」理論不但先見之明,亦帶來豐厚利潤,且成為競爭對手難以忽視的成功範例。
—
評論與啟示
Eric Schmidt早在2016年就洞察了AI與大數據結合的未來商業模式,顯示其對科技趨勢的深刻理解與前瞻性思維。這種「群眾外包資訊、機器學習再銷售」的模式,正是當前生成式AI如ChatGPT成功的核心所在。Schmidt的預言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洞察,更是商業模式的革命,提醒我們科技創新往往超越單一產品,而是在於如何整合資源與知識,創造持續價值。
此外,他對Google在工作文化上過於追求平衡而失去速度的批評,反映出創新競爭中速度與效率的重要性。這對香港及其他地區的科技企業同樣具啟發意義:在推動創新時,如何在保持員工福祉與追求市場先機間取得平衡,將是管理層必須深思的課題。
最後,Schmidt對AI潛在風險的警告亦提醒我們,科技發展不可盲目樂觀,監管與倫理框架的建立同樣關鍵。面對AI帶來的變革,社會各界需共同參與對話,確保科技進步真正造福人類,而非成為無法控制的威脅。這不僅是科技公司的責任,更是政府、學界與公眾的共同挑戰。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