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美國上訴法院推翻前匯豐高層2017年欺詐定罪
紐約消息——美國第二巡迴上訴法院週四裁定,前匯豐銀行高層馬克·約翰遜(Mark Johnson)2017年的欺詐定罪無效。約翰遜因涉嫌在一宗涉及英國油氣勘探公司價值35億美元的貨幣交易中「搶先交易」而被判入獄兩年。
該法院以3比0一致通過判決,指出約翰遜的定罪因美國最高法院在另一宗案件中推翻了其所依據的欺詐理論而受到污染。上訴法院同時對約翰遜是否能根據另一種理論,即他欺詐匯豐客戶Cairn Energy(現名為Capricorn Energy)表示「嚴重懷疑」。
美國布魯克林檢察官辦公室發言人拒絕置評。
約翰遜的律師亞歷山德拉·夏皮羅(Alexandra Shapiro)發表聲明說:「我們很高興正義終於得以伸張。約翰遜先生在執行Cairn的交易時,完全符合業界慣例,並未違反任何法律或規則。」
約翰遜是英國人,年近60歲,有六名子女,曾任匯豐全球外匯現金交易部主管。他是美國首位因貨幣操控指控被起訴的銀行家,案件發生於全球多國對每日數萬億美元的貨幣市場展開調查之後。
檢方稱,2011年Cairn聘請約翰遜及另一名前匯豐高層,將35億美元兌換成英鎊,以便出售其印度子公司。檢控文件顯示,兩名高層在完成Cairn交易之前,私下為匯豐自家帳戶買入英鎊,獲利約700萬美元。
經過為期四週的審訊,陪審團裁定約翰遜犯有電信詐騙及合謀罪,該定罪在2019年曾被上訴法院維持。
不過,上訴法院週四表示,2023年最高法院在Ciminelli訴美國案中的裁決,意味約翰遜不能被定罪為剝奪Cairn控制其資產的權利,因為他並未違背不推高英鎊價格的承諾。
巡迴法官圭多·卡拉布雷西(Guido Calabresi)亦指出,約翰遜濫用Cairn機密信息謀取私利的證據「薄弱」,陪審團單憑此理論定罪的可能性不大。
卡拉布雷西法官寫道:「我們至少處於所謂的‘虛擬平衡’狀態,無法確定僅憑濫用理論是否能讓陪審團定罪約翰遜,這已足以讓我們產生嚴重懷疑。」
上訴法院將案件發回負責審理的聯邦地區法官尼古拉斯·加魯菲斯(Nicholas Garaufis)手中。
案件編號為:Johnson v. U.S., 2nd U.S. Circuit Court of Appeals, No. 24-1221。
—
評論與啟示:
這宗案件凸顯了司法過程中法律理論和判例法變化對既有判決的深遠影響。約翰遜的定罪因最高法院推翻了其依據的欺詐理論而被撤銷,說明了法律解釋的動態性和案件細節的重要性。對金融市場而言,此案提醒我們監管與法律框架必須與時俱進,確保對複雜交易行為的判斷既公正又具可操作性。
此外,案件也反映出金融行業中「前置交易」(front-running)等行為的界限難以界定,尤其是在全球化和高頻交易盛行的背景下。對於香港及其他金融中心而言,這種判決促使監管機構和市場參與者重新思考合規標準和內部監控機制,避免類似爭議發生。
最後,律師對約翰遜「符合業界慣例」的辯護,亦引發了對金融業務倫理和行業規範的探討。這不僅是法律問題,更是一道道德和行業自律的考驗。未來,金融機構如何平衡盈利動機與合規要求,是持續值得關注的話題。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