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全球電動車及插電混能車銷量六月同比增長24%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Rho Motion週二公布的數據,全球電動車(EV)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銷量在今年六月較去年同期增長24%,中國和歐洲市場持續推動電動車轉型的勢頭。
不過,美國市場的電動車銷量在六月下降了1%,今年整體表現預計仍將疲弱。Rho Motion數據經理查爾斯·萊斯特指出,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支出法案提前削減了電動車稅務抵免,影響了市場需求。
萊斯特還表示,北美市場因加拿大銷量放緩,首次落後於「世界其他地區」的市場,後者包括東南亞以及南美和中美的發展中國家。
為何此趨勢重要?
全球汽車製造商在美國市場面臨高達25%的進口關稅,作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這使得不少車企不得不撤回對2025年的銷售預期。
在歐洲,德國、西班牙等主要市場針對零售和車隊買家的補貼措施,以及更多平價電動車的上市,有望支撐今年下半年電動車銷量的持續增長。
萊斯特指出,儘管歐洲品牌如大眾汽車和雷諾在小型電動車市場表現優異,但中國品牌如比亞迪在歐洲市場迅速搶佔份額,同時也推動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增長。
數據亮點
Rho Motion數據顯示,六月全球純電動車及插電混能車銷量達到180萬輛。
中國市場銷量同比飆升28%,達到111萬輛。
歐洲銷量增長23%,約為39萬輛。
北美銷量下降9%,約為14萬輛。
其他地區市場銷量暴增43%,超過14萬輛。
關鍵觀點
萊斯特表示:「過去數月有報導指中國市場或有放緩跡象,部分城市補貼用罄是原因之一。」
他補充:「但整體來看,我們預計下半年將有更多補貼釋放,這將在年底帶來銷量的大幅提升。」
—
評論與啟示
這份報告揭示了全球電動車市場的分化趨勢:中國和歐洲依然是推動綠色轉型的核心引擎,而北美尤其是美國市場因政策調整而陷入掙扎。美國提前削減稅務抵免的決定,短期內限制了消費者的購車動力,這反映了政策穩定性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影響。相比之下,中國政府持續提供補貼並積極推動基建建設,令市場需求保持強勁。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品牌如比亞迪在歐洲及新興市場的崛起,正重塑全球電動車格局。這不僅是產品競爭力的體現,更反映出中國企業在全球供應鏈和市場策略上的成功布局。對歐洲傳統車企來說,如何應對這股來自東方的新勢力,是未來競爭成敗的關鍵。
最後,對香港及亞洲市場的讀者而言,這份數據和趨勢同樣具有啟示意義。隨著全球電動車推廣步伐加快,相關政策變動、品牌競爭以及市場需求變化,都將深刻影響本地汽車市場和消費者選擇。投資者和消費者應密切關注全球政策風向及技術創新,才能在這場新能源革命中把握機遇,避免風險。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