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屬於今天擁抱它的人
蘋果的新款 Mac Studio 值得升級嗎?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在2022年,我花了將近$4,000 購買了搭載 M1 Max 的 Mac Studio。現在,2025年的 Mac Studio 已經推出,搭載 M4 Max 或 M3 Ultra。我的信用卡能否安然無恙?
撰文:David Gewirtz,資深撰稿編輯
2025年3月5日 上午11:14(太平洋時間)
審閱:Elyse Betters Picaro
目錄
1. Mac Studio 是什麼?
2. 2025年的新款 Mac Studio
3. 價格討論
4. 暫時我的信用卡是安全的
David Gewirtz/ZDNET
當我開始撰寫有關新產品發布的文章時,如果我最大的擔憂是能否在不刷信用卡的情況下完成這篇文章,那可真不是一個好兆頭。
我的日常使用是配備良好的 Mac Studio,但它已經用了幾年,最近我發現它在處理一些複雜的 3D 模型和偶爾的視頻製作時有些力不從心。
我選擇不購買那款小巧卻強大的 M4 Mac Mini,儘管它非常可愛,因為它缺少前置的 SD 卡插槽,而這正是我經常使用的。如今,蘋果推出了新款 Mac Studio,這款產品在各方面都表現得很出色。
所以,我現在面臨一個真正的問題:我能否讓我的信用卡安全無虞,給自己幾個月的時間來消化這個消息並存錢,還是說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我又會一次性背上債務,成為蘋果的奴隸。
Mac Studio 是什麼?
簡單來說,Mac Studio 是專業人士一直想要的桌面 Mac。雖然許多人在連接筆記本電腦到大型顯示器時會使用擴展顯示,但有些人則渴望擁有擁有大量記憶體、幾乎無限制的端口和強大性能的機器。
多年前,這些選擇並不容易導航。
iMac 經常擁有合適的性能和端口,但使用蘋果的顯示屏總是不夠大。如果選擇添加第二個顯示器,仍然會有一台大型的機器佔據空間。
大約一年內,我將當時已經使用過一段時間的 iMac 翻過來放在書架上,這樣我就可以使用我喜歡的顯示器。
Mac Pro 的設計簡直荒謬。在經歷了一個實用的塔式設計十年之後,蘋果推出了一款看起來像垃圾桶的機器。這台機器對擴展的容忍度極低,價格也非常昂貴。隨後,蘋果推出了一款重新設計的基於 Intel 的 Mac Pro,這是一個極其昂貴的妥協。
在2023年,蘋果使用相同的外形設計,但推出了一款幾乎不可擴展的基於 M2 的 Mac Pro。這基本上是一個更大的 Mac Studio。
在 Mac Studio 出現之前,另一個桌面 Mac 的選擇是(並且仍然是)Mac Mini。我已經購買了至少十台這樣的機器,因為它們的性價比極高,端口選擇也不錯,且可以在各種應用中使用,而不會佔用太多空間。
但在2022年,蘋果推出了 Mac Studio。它與之前的 M4 Mac Mini 形狀相同,但能夠運行最快的處理器,擁有超大的 RAM,並且端口的數量讓我驚訝。它甚至有一個(每次想到都讓我感動)前置的 SD 卡插槽。
這真是太棒了。
因此,在2022年,我花了$3,799 購買了搭載 M1 Max 的 Mac Studio,配備 64GB RAM 和 4TB 內部存儲。
不過,過去六個月內,這款設備已經無法滿足我的需求。我一直在等待,而現在,它終於來了。
2025年的新款 Mac Studio
在2023年的 WWDC 上,蘋果確實推出了一款基於 M2 的 Mac Studio,但在性能上並沒有大幅提升,讓我覺得值得花這筆錢。當時,我還沒有遇到 M1 的性能瓶頸,而當我遇到時,蘋果已經推出了 M3 和 M4 的產品,但沒有基於這些芯片的 Mac Studio。
今天,蘋果推出了兩個新款 Mac Studio 的變種,一款基於 M4 Max,另一款基於新的 M3 Ultra。是的,M3 確實比 M4 更新。蘋果的產品行銷部門需要好好被訓誡一下。
除了處理器外,新的 Mac Studio 還有其他規格上的提升,但它看起來和感覺都與 M1 和 M2 版本一樣。我們來談談這兩款處理器。
蘋果的 Ultra 系列芯片基本上是兩個完整的芯片包裝在一起。M3 Ultra 基本上是兩個 M3 Max 芯片的合併。
這意味著你需要考慮處理過程和任務,以便理解哪一款更適合你。
蘋果僅提供了與我 Mac Studio 中的 M1 Max 的基準比較。根據他們的說法,新的處理器速度是其 3.5 倍。然而,一個關鍵點是,如果其他條件相同,M4 Max 的性能會比 M3 Max 更快。
這表示在某些運行良好的過程中,M4 Max 版本的 Mac Studio 會更快。但將兩個舊一代的芯片合併在一起意味著這款處理器可以處理雙倍的 RAM,對於某些可並行化的任務(包括人工智能),這個雙處理器將大幅加快工作負荷。
不過,請記住,僅僅增加這個芯片會讓機器的價格增加$2,000。對於這種相對特殊的配置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跳躍。我稍後會回到價格問題。
我們再談一個令這款產品引人注目的規格:Thunderbolt 5。
新的 Mac Studio 支援 Thunderbolt 5。2022年和2023年的型號使用的是 Thunderbolt 4。假設你擁有可以支持的設備,Thunderbolt 5 的速度約為 Thunderbolt 4 的三倍。
因此,你將擁有四個 Thunderbolt 5 端口(也支持 USB-C),兩個 USB-A 端口,一個 HDMI 端口,兩個前置 USB-C 端口,以及那個前置的 SD 卡插槽。
哦,對了,還支援 Apple Intelligence。耶?
價格討論
基礎型的 M4 Max Mac Studio 起價為$1,999。這讓你擁有 14 核 CPU、32 核 GPU 和 16 核神經引擎(AI 處理器)。它還配備 36GB RAM 和僅有的 512GB SSD 存儲,並擁有所有這些端口。
相比之下,基於 M3 Ultra 的機器起價為$3,999,但你將獲得 28 核 CPU、60 核 GPU 和 32 核神經引擎(AI 處理器)。它同樣擁有 96GB RAM 和 1TB SSD 存儲,並擁有所有這些端口。
如果你想升級 M4 Mac Studio 的內存,首先需要花$300 將 M4 Max 芯片升級到 16 核 CPU 和 40 核 GPU。然後才能購買昂貴的內存和存儲。
要與我在2022年購買的配置匹配,我現在的價格將是$3,899。比我在2022年花的多出的一百美元,是因為當前這個$300 的芯片價格上漲比當時的$200 跳漲多了。
讓我感到有些畏懼的是,我現在購買的機器的規格不再僅僅是 64GB RAM。這正是我目前所遇到的問題。如果我想將內存從 64GB 升級到 128GB(M4 Max 支持的最大內存),那麼我的價格將是$4,699。
你可以理解為什麼我會嘗試再等一段時間,存點錢。
但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 Ultra 型號。這款機器可以將 RAM 和 SSD 的最大容量提高。不僅最大支持 128GB RAM,還可以高達 512GB。而 SSD 的最大容量從 8GB 提升到 16GB。
你坐好了嗎?如果你想將 RAM 升級到最高,首先需要將 M3 Ultra 從 28 核 CPU 升級到 32 核 CPU,從 60 核 GPU 升級到 80 核 GPU。這些核心可不是便宜貨。這是一個$1,200 的升級,加上 M3 Ultra 的$2,000 價格,還有基礎 Mac Studio 的價格。
總的來說,如果你想要配備所有功能的高端 Mac Studio,你將面臨$14,099 的費用。這仍然比 Mac Pro 的價格便宜很多,並且無疑將成為一台強大的機器。但對我來說,這實在是太貴了。幸運的是,我不需要那麼強大的性能。如果你需要,你知道你是誰。
暫時我的信用卡是安全的
讀者們經常告訴我,當我分享自己購買或不購買某樣東西的思考過程時,他們覺得很有幫助。顯然,每個人的需求都不同,而我在設備購買上的考量有點特殊。但我所使用的思考過程幾乎可以被每個人採納。
所以,這是我的思考方式。
大約$5,000 是一筆不小的金額。我已經完成了那個對我現有 Mac Studio 造成壓力的項目,而目前我正在做的事情並沒有造成任何困難。預訂今天開始,發貨和店鋪供應將於下週3月12日開始。
通常情況下,我從蘋果訂購的 Mac 會在一到兩週內到達。所以,我打算等到我正在進行(或即將進行)另一個會給我的設備帶來壓力的項目時再考慮購買。知道有合適的機器可用,能減少一些壓力,等到我確定需要更多性能時,我會付錢購買。
你是否考慮升級到新的 Mac Studio,還是你目前的設置仍然滿足你的需求?
M4 Max 和 M3 Ultra 的選擇對你來說合適嗎,還是蘋果的芯片命名方式讓你感到困惑?Thunderbolt 5 和擴展 RAM 這些功能對你的工作流程有多重要?
在價格方面,你覺得蘋果提供的性能是否物有所值,還是正在推高專業人士願意支付的極限?在下方評論告訴我們你的看法。
你可以在社交媒體上關注我的日常項目更新。記得訂閱我的每週更新通訊,並在 Twitter/X 上關注我 @DavidGewirtz,Facebook 上的 Facebook.com/DavidGewirtz,Instagram 上的 Instagram.com/DavidGewirtz,Bluesky 上的 @DavidGewirtz.com,以及 YouTube 上的 YouTube.com/DavidGewirtzTV。
—
這篇文章詳細分析了蘋果新款 Mac Studio 的各項規格和價位,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在產品更新上不僅是簡單的升級,還引入了如 Thunderbolt 5 等新技術,這無疑會提升專業用戶的工作效率。然而,價格的上漲也讓許多用戶感到壓力,尤其是在當前經濟環境下,這種高端產品的市場需求是否會受到影響,值得我們進一步觀察。
對於許多專業用戶來說,性能的提升是否足以支撐這樣的價格,還是需要根據自身的需求來權衡。尤其是蘋果的命名規則,可能會讓一些用戶感到困惑,這也反映了蘋果在產品定位上的一種策略,或許是想要進一步細分市場。對於未來的升級,建議用戶在購買前多做比較,根據實際工作需求來選擇最合適的配置。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