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達克科技股開市急升 英美貿易協議及晶片限制放寬刺激美股
科技股領漲 美股高開
美國股市今日開市報升,雖然升幅未及早前期貨所預示般強勁。納斯達克指數開市後上升0.6%,標普500指數升0.5%,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則升0.4%,小型股為主的羅素2000更急升1%。
納斯達克100指數表現最出色的股份包括AI概念股Applovin Corp及電擊槍生產商Axon Enterprise,分別大升15%及12%。MicroStrategy因比特幣觸及4月初以來最高的99,200美元,股價亦升4%。Palantir、Tesla及AMD都升超過3%,Intel及Meta Platforms緊隨其後。
英美貿易協議及晶片限制放寬帶動科技股
市場預期納斯達克科技股將進一步帶動美股上升,原因是特朗普確認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以及其政府有望放寬美國高端晶片出口限制。
美國股市期貨亦反映樂觀情緒,納斯達克期貨升1.4%,標普500期貨升1%,道指期貨升0.85%。Nvidia及Intel開市前分別升1.6%及3.5%。
昨日,道指升0.7%領先大市,標普500升0.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升0.3%,羅素2000小幅升0.2%。雖然早段氣氛樂觀,但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加上科技巨頭消息,令部分升幅回吐。
特朗普宣布與英國達成「全面」協議
市場收市後,特朗普在社交媒體預告,將於華盛頓時間上午10時在白宮宣布與「一個大而受尊重的國家」達成「重大貿易協議」,媒體很快鎖定對象為英國。
德意志銀行Jim Reid形容:「在特朗普2.0時代,美國股市收市後才有大新聞,今日又是例子。」他認為,真正的全面貿易協議需時多年才能談妥,今次更可能只是框架協議,值得留意10%關稅底線會否保留,這將為美國未來與其他國家談判定下基調。
周四早上,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確認已與英國達成「全面協議」。兩國政府亦證實,協議重點包括降低汽車及鋼鐵等行業的關稅,倫敦則在食品、農產品進口及數碼稅上作出讓步。
AI晶片出口限制或將放寬
另一個提振科技板塊的消息是有報道指,美國或會放寬原定5月15日生效的AI晶片出口限制(AI diffusion rule)。該規則把各國分為三個層級,中國等國家屬最低級別,面臨最嚴格的出口限制。
AJ Bell分析師Russ Mould指出,拜登政府原本以防止中國取得先進技術、增強軍事能力為由設限,但現時中國似乎已具備自研能力,「特朗普或認為與其阻止中國,不如賺中國錢,反正中國總會發展到。」他補充,這可能屬特朗普與中國談判策略的一部分,若美國讓中國重新買到美國晶片,特朗普或會認為中國「欠美國一個人情」。
編輯評論:科技股強勢背後的地緣經濟新博弈
今次美股科技股急升,表面上是受貿易協議與出口限制消息刺激,但深層次反映出美國對科技主導權及地緣經濟策略的新思維。特朗普政府選擇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並考慮放寬對中國的先進晶片出口限制,背後其實是對「科技圍堵」政策成效的反思。當中國AI及半導體自研能力突飛猛進,單靠限制已無法阻擋其追趕,反而可能失去龐大市場與財源。
這種策略轉變,既是現實妥協,也是美國資本主義靈活性的體現。科技巨頭受惠於政策變化,股價大幅波動,反映資本市場高度敏感。對香港及亞洲投資者而言,這提醒我們:全球科技產業格局正快速重塑,單一國家政策已難以左右產業發展大勢,跨國企業和投資者更需靈活調整策略,把握新一輪產業鏈重組帶來的機遇與風險。
此外,英美貿易協議雖然被稱為「全面」,但實質可能只是框架性質,對於其他國家未來與美國談判亦有示範作用。值得留意的是,數碼稅、農產品等議題涉及深層次利益交換,反映未來貿易協議將更複雜多元,投資者亦需留意政策細節對不同產業的長遠影響。
總括而言,今次美股科技股的升勢,既是政策消息的短線刺激,也是地緣經濟與科技實力博弈下的必然現象。香港投資者若能洞悉這些背後邏輯,將更能在全球股市浪潮中掌握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