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一CLICK將圖片轉成吉卜力風!!

侵侵關稅辣招:美國晶片業復興凍過水?

Ai

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到美國半導體復甦

儘管白宮為某些半導體進口設立了狹窄的豁免,但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廣泛關稅仍然適用於GPU和芯片製造設備。

在加州聖塔克拉拉的英特爾總部。照片來源:ANDREJ SOKOLOW/GETTY IMAGES

當硅谷在周三得知特朗普總統的關稅計劃對半導體有豁免時,頓時鬆了一口氣,至少目前這些進口不會面臨更高的關稅。然而,僅僅三天後,一些美國科技公司可能發現這一漏洞其實帶來的問題多於解決的問題。在關稅公佈後,白宮發布了一份產品清單,聲稱這些產品不受影響,但該清單並不包括許多類型的芯片相關產品。

這意味著,只有少數美國製造商能夠在不需要考慮更高進口成本的情況下繼續採購芯片。當前進入美國的大多數半導體已經包裝成不在豁免範圍內的產品,例如用於訓練人工智能模型的圖形處理單元(GPU)和伺服器。而國內公司用於在美國生產芯片的製造設備也未能幸免。

“如果你是一家在美國進行大量投資的主要芯片生產商,未來幾年一百億美元的購買力將遠不如過去幾年,”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馬丁·喬爾澤姆帕表示。

美國商務部未對置評請求作出回應。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半導體高級分析師斯泰西·拉斯貢表示,對芯片的狹窄豁免對該行業的整體負面影響幾乎沒有緩解作用。由於大多數半導體以伺服器、智能手機和其他產品的形式進入美國邊界,這些關稅相當於“對這些商品施加約40%的綜合關稅,”拉斯貢說。

他指出,半導體行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其他進口以及美國經濟的整體健康,因為它生產的組件廣泛應用於從汽車到冰箱等眾多消費品中。“它們對宏觀經濟非常敏感,”他說。

特朗普政府在確定關稅適用的商品時,依賴了一個稱為《協調關稅表》(HTS)的複雜現有系統,該系統將美國市場上銷售的數以百萬計的不同產品劃分為對應於不同進口稅率的數字類別。白宮文件僅列出了少數幾個HTS代碼,聲稱這些代碼的半導體產品不受新關稅影響。

例如,GPU通常在HTS系統中編碼為8473.30或8542.31,根據諮詢公司Eurasia Group的供應鏈分析師南希·魏的說法。但特朗普的豁免僅適用於8542.31類別中的更先進GPU。它也不涵蓋其他與計算硬體相關的代碼。根據該公司的網站,Nvidia的DGX系統是一款設計用於人工智能計算任務的預配置伺服器,編碼為8471.50,這意味著它可能不在豁免範圍內。

這些區別有時可能模糊不清。例如,在2020年,某個Nvidia GPU模型的進口商曾請求美國當局澄清這些產品屬於哪一類別。在調查後,美國海關和邊界保護局確定這兩款GPU屬於8473.30類別,這也不在豁免範圍內。

Nvidia自己對其產品海關分類的披露也顯示出類似的情況。在該公司網站上列出的1300多個項目中,根據其相應的HTS代碼,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產品看似不受特朗普新關稅的影響。Nvidia拒絕就其認為新進口稅適用於哪些產品向WIRED發表評論。

美國AI公司的壞消息

如果廣泛的GPU和其他電子元件面臨即將實施的最高國別關稅,美國的芯片製造商和AI公司可能會面臨顯著的成本增加。這可能會阻礙在美國建設更多數據中心和訓練世界最尖端的人工智能模型的努力。

正因如此,拉斯貢表示,Nvidia的股價目前“受到了重創”,自2025年初以來已經損失約三分之一的價值。

來自Eurasia Group的魏指出:“AI硬件,特別是來自Nvidia的高端GPU,將面臨成本上升,可能會延緩美國的AI基礎設施建設。”他還提到,雲計算、量子計算和軍用級半導體應用也可能因更高的成本和供應不確定性而受到影響。

哈佛法學院國際貿易專家馬克·吳表示,其他國家在半導體供應鏈中可能對美國施加報復性關稅的潛在可能性,正在為企業創造一個非常不可預測的環境。特朗普可能會很快宣布更多專門針對芯片的關稅,他在周四的新聞發布會上暗示過。“有太多不同的情景,”吳說。“在不知道正在考慮什麼的情況下,幾乎無法進行推測。”

重返美國的挑戰加劇

特朗普表示,他的貿易政策旨在將更多製造業帶回美國,但這些政策威脅到美國芯片製造的繁榮時期。半導體工業協會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2月至2024年期間,美國的銷售增長了48.4%,遠高於中國的5.6%和歐洲的8.1%的下降。

然而,由於數十年的外包,美國在全球芯片製造市場的份額相對較小。位於美國的製造工廠僅佔全球產能的12%,而1990年這一比例為37%。拜登政府推出的《CHIPS法案》旨在通過撥款520億美元用於芯片製造、培訓和研究來扭轉這一趨勢。特朗普稱該法案為“可怕的事情”,並最近設立了一個新辦公室來管理其投資。

特朗普關稅豁免清單中明顯缺少的是與光刻機相關的HTS代碼,這是一類對芯片製造至關重要的高端設備。當前世界上大多數先進的光刻機是由荷蘭(需繳納20%的關稅)和日本(需繳納24%的關稅)等國家生產的。如果這些設備的進口成本大幅上升,則可能妨礙將半導體製造帶回美國。

此外,特朗普的關稅還影響了一系列雖然不那麼高端但同樣對芯片製造至關重要的原材料:鋼鐵、鋁、電子元件、照明和水處理技術。所有這些商品的成本都可能因關稅而上升。“這是典型的關稅困境:如果對某些東西徵收關稅,它會保護某類企業,但上游和下游的所有企業都可能受到損失,”喬爾澤姆帕說。

美國盟友感受到壓力

雖然一些已經受到美國制裁的國家,如俄羅斯和北韓,並未列入關稅清單,但許多美國盟友卻成為了受害者,例如台灣,儘管其規模不大,但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它是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TSMC)的所在地,該公司生產世界上大部分最先進的芯片。

儘管有半導體的豁免,台灣仍將感受到關稅的影響,因為它實際上對美國的出口中大部分並不在豁免之列,前台灣立法委員及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許家杰表示。

根據商務部發布的貿易數據,去年台灣對美國的出口中,僅約10%是將不受新關稅影響的半導體產品。台灣的絕大多數出口是數據伺服器,將會被徵收額外的32%的關稅。

與TSMC不同,製造伺服器的台灣公司通常利潤微薄,因此可能別無選擇,只能提高對美國客戶的價格。“我們可能會看到AI伺服器的價格因此暴漲,”許表示。

許還指出,新關稅將特別影響東南亞國家,這可能會破壞美國長期以來希望從中國的供應鏈中脫鉤的戰略目標。該地區的國家正面臨一些最高的關稅率,例如越南為46%,泰國為36%,這些數字可能會阻止像英特爾和美光這樣的芯片製造公司將其工廠從中國轉移到這些地區。

“我看不到任何軟著陸的可能,”許說。“我認為這將導致全球供應鏈混亂和混沌的爆發。其後果將是非常長期和痛苦的。”

在談到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時,我們不禁要反思,這些措施是否真能達到其所謂的“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關稅的影響將不僅限於美國本土,全球供應鏈的重組、成本上升以及市場的不確定性,將使許多企業陷入困境。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因這些政策而受到重大阻礙,甚至可能影響到整個行業的競爭力。這不禁讓人懷疑,特朗普的貿易政策究竟是為了保護美國利益,還是為了短期的政治利益而犧牲了長期的經濟發展?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