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機械人會取代人類宇航員嗎?
在聖誕前夕,一艘自主航天器飛過太陽,距離太陽比任何人造物體更近。這艘名為NASA Parker Solar Probe的探測器,旨在深入了解太陽及其對地球太空天氣的影響。這對人類來說是一個里程碑時刻,但卻沒有任何人類直接參與,因為這艘航天器完全依靠預先編程的任務自行運行,與地球之間沒有任何通訊。
過去六十年來,機械探測器已被發送到整個太陽系,前往人類無法到達的目的地。在其為期十天的飛行中,Parker Solar Probe經歷了高達1000攝氏度的溫度。然而,這些自主航天器的成功,加上新型先進人工智能的興起,使人們開始思考,未來的太空探索中人類的角色會是什麼。
人類宇航員的必要性受到質疑
一些科學家質疑,未來是否還需要人類宇航員。英國天文皇家學院院士馬丁·里斯勳爵表示:「機器人發展迅速,派遣人類的理由正在不斷減弱。」他認為,任何納稅人的錢都不應該用於將人類送入太空。他還指出人類面臨的風險:「派遣人類的唯一理由是冒險,這對富人來說是一種體驗,應該由私人資助。」
倫敦大學的物理學家安德魯·科茨同樣認同這一觀點。他表示:「對於認真的太空探索,我更喜歡機器人,它們能到達更遠的地方並完成更多的任務。」他進一步指出,機器人比人類更便宜,隨著人工智能的進步,機器人將變得越來越聰明。
但這對未來的宇航員來說意味著什麼?難道在太空中有某些功能是人類能做到但機器人無法實現的嗎?
機器人與人類的對比
機械航天器已經訪問了太陽系中的每一個行星,以及許多小行星和彗星,但人類只去過兩個地方:地球的軌道和月球。自1961年首位宇航員尤里·加加林以來,約有700人曾經進入太空,其中大多數都是在地球軌道或短暫的亞軌道飛行。
德克薩斯州萊斯大學的生物學家凱莉·韋內斯密斯博士指出:「人類在太空中的存在將永遠與威望有關,這是一種展示政治制度有效及人民聰明才智的方式。」然而,除了探索的內在渴望和威望感,人類還在地球軌道上進行研究和實驗,例如國際空間站上的科學研究,這些研究推動了科學的進步。
機器人能在這方面貢獻力量,因為它們能夠前往不適合人類的地點,使用儀器來研究和探測大氣和地表。韋內斯密斯博士表示:「人類更具多樣性,能更快完成任務,但在太空中維持生命卻既困難又昂貴。」
在她的2024年布克獎獲獎小說《軌道》中,作家薩曼莎·哈維以更具文學性的語言表達:「機器人不需要水分、營養、排泄和睡眠……它不需要也不會要求任何東西。」
然而,也有其缺點。許多機器人行動緩慢而穩重,例如在火星上,探測車的速度僅為每小時0.1英里。倫敦大學的行星科學家伊恩·克勞福德博士質疑:「人工智能可以在象棋中戰勝人類,但這是否意味著它們能在探索環境方面超越人類?」他認為這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人工智能助理與人形機器人
科技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輔助人類的太空旅行,讓宇航員可以專注於更重要的研究,而不必執行某些繁瑣的任務。美國的計算機和行星科學家基里·瓦格斯塔夫博士解釋道:「在行星表面,人類容易疲倦和失去專注,而機器則不會。」
挑戰在於,運行大型語言模型(LLM)等系統所需的能量巨大,而目前的火星探測車的處理器速度僅為智能手機的十分之一,這使得它們無法應對運行LLM的強烈需求。
複雜的人形機器人,配備機械手臂和肢體,可能會在太空中承擔基本任務,因為它們更接近人類的身體能力。NASA的Valkyrie人形機器人便是這樣一個例子,它由約翰遜太空中心建造,參加2013年的機器人挑戰賽。這些人形機器人不僅外形像《星際大戰》中的風暴兵,還具備超人類的能力。
在Valkyrie出現之前,NASA的Robonaut是首個專為太空設計的人形機器人,負責人類無法完成的任務。其專門設計的手使其能使用與宇航員相同的工具,執行複雜且精密的任務,如抓取物體或開關,這是其他機器系統無法做到的。
NASA的約翰遜太空中心靈巧機器人團隊負責人肖恩·阿齊米博士表示:「如果我們需要更換部件或清潔太陽能電池板,我們可以通過機器來完成。」他認為,機器人不應取代人類探索者,而應與他們並肩作戰。
一些機器人已在其他行星上獨立工作,有時甚至能自主做出決定。NASA的好奇號探測車正在火星的蓋爾隕石坑探測,並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自主執行部分科學任務。瓦格斯塔夫博士指出:「你可以指示探測車拍攝某個場景,尋找符合科學優先級的岩石,然後自主發射激光對準該目標。」該探測車能獲取特定岩石的數據,並在地球人類還在睡覺時將其發送回地球。
人類的靈感力量
然而,像好奇號這樣的探測車在速度上有其限制,還有一個人類無法與之競爭的優勢,那就是人類能夠激勵地球上的人們,這是機器無法做到的。科茨教授指出:「靈感是一種無形的力量。」
退休的NASA宇航員勒羅伊·喬亞(Leroy Chiao)也表示:「人類在進行某項活動時更能引起共鳴。一般公眾對機器人任務感到興奮,但我預計第一位登陸火星的人將會比第一次登月還要轟動。」
火星生活的未知數
自1972年最後一次阿波羅任務訪問月球以來,人類未曾走出過地球的軌道。NASA希望在本十年內通過阿耳忒弥斯計劃重返月球。下一次載人任務將於2026年進行,四名宇航員將飛繞月球,隨後計劃在2027年將NASA宇航員送上月球表面。
與此同時,中國航天局也希望派遣宇航員登陸月球。另一方面,SpaceX的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則有自己的太空計劃。他表示,長期目標是建立一個火星殖民地,讓人類可以在那裡著陸。馬斯克的想法是利用他公司正在開發的Starship這一龐大的新型運載工具,將最多100人一次性運送到火星,目標是在20年內讓火星上有一百萬人。
韋內斯密斯博士解釋道:「馬斯克認為,我們需要移居火星,以便在地球發生災難性事件時作為人類的備份。如果你認同這一觀點,那麼將人類送入太空就是必要的。」然而,在火星生活的未知數,包括她所說的數不清的技術挑戰,仍然沒有解決的答案。「也許在那樣的環境中,嬰兒無法發育。」她強調,「這些倫理問題我們並沒有答案。我認為我們應該放慢腳步。」
里斯勳爵則展現了自己的願景,認為人類和機器人的探索可能會融合到一個地步,使人類本身成為機器的一部分,以應對極端環境。「我可以想像他們會使用所有基因改造、半機械附加裝置等技術,以適應非常惡劣的環境。」他表示,「我們可能會出現一種新物種,能夠在火星上生活。」
然而,在那之前,人類可能會繼續在宇宙中小步前行,踏上機器探險者早已走過的道路。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看到科技進步如何改變了太空探索的格局,機器人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但人類的獨特性和靈感力量仍然無法被完全取代。未來的太空探索不僅僅是科技的競賽,更是人類探索精神的延續。人類和機器人如何協同工作,將成為探索未知世界的關鍵。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