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亞馬遜Prime Day失色?賣家因關稅退場觀望

亞馬遜Prime Day在賣家群體中人氣下滑

紐約消息 — 亞馬遜(Amazon)一年一度的重頭購物活動Prime Day,正逐漸失去一班關鍵賣家的支持。不少以往在這個七月大型促銷活動中銷售中國製商品的第三方賣家,今次選擇不參與或大幅減少折扣商品的供應。

根據四名賣家及六名顧問提供的資訊,這些賣家正計劃收縮參與規模,目的是在美中貿易戰及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的背景下,保護自身利潤空間。這些關稅高達145%,令他們新進口商品的成本增幅超過一倍,令折扣促銷變得「無法負擔」。

其中一位賣家Steve Green,經營售價約230美元的單車及60美元的滑板,均來自中國。他透露,這是自2020年以來首次決定不參加今年的Prime Day。他表示將保留先前已進口的存貨,等待日後以原價出售。

同樣,手袋品牌Bogg Bag的行政總裁Kim Vaccarella也選擇跳過今年的Prime Day,保留部分尚未售出的美國庫存,希望能在梅西百貨(Macy’s)、布魯明戴爾(Bloomingdale’s)、迪克體育用品(Dick’s Sporting Goods)及其他獨立小店,以全價或較小折扣出售。她已停止中國製造的Bogg Bags生產,並正努力將生產線轉移至柬埔寨及越南。

第三方賣家縮手,亞馬遜面臨兩難局面

Prime Day歷來是亞馬遜繼黑色星期五及網購星期一後最大規模的促銷活動。雖然參與為自願,但亞馬遜會投入大量資源在電視及社交媒體推廣,聲稱參加活動的賣家能受惠於更龐大的買家群體,因為亞馬遜全球Prime會員數量約兩億。

分析師Arun Sundaram指出,關稅使亞馬遜在Prime Day面臨尷尬局面:「亞馬遜本身影響不大,但第三方賣家將首當其衝。」目前報名參加Prime Day的截止日期為5月23日,若賣家大幅退縮,亞馬遜將面臨減少費用收入及廣告收益的風險,促銷商品的選擇也會因此受限。

MedCline枕頭公司CEO Rick Sliter亦表示,即使去年Prime Day帶來的銷售額是平日七倍,他今年仍可能不會提供折扣,因為關稅壓力使折扣難以實行。

賣家利潤被壓縮,促銷門檻提高

根據顧問透露,亞馬遜賣家平均在扣除商品成本及平台費用後,只能獲得約15%至20%利潤。亞馬遜對每件售出商品抽取約15%佣金,且賣家還需支付額外費用,例如要標示為「最佳優惠」需支付1000美元,「閃購優惠」則需500美元。

部分賣家甚至尚未確定關稅調整後的價格,難以制定促銷策略。Jon Elder,一位擁有100名亞馬遜賣家客戶的顧問表示:「目前局勢嚴峻,大家都在做艱難抉擇。」

亞馬遜應對策略及未來展望

亞馬遜CEO Andy Jassy在4月10日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亞馬遜正進行「戰略性前瞻性庫存採購」,並與供應商重新談判條款,以在關稅壓力下保持價格穩定。他預期賣家會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通過提價來應對。

據電商研究機構Marketplace Pulse數據,2024年第四季度,第三方賣家佔亞馬遜銷售單位近62%。部分賣家嘗試透過提高售價、縮減廣告預算或逐步進口商品,來減輕關稅帶來的財務衝擊,而非完全退出Prime Day。

KitchenEdge家居用品公司負責人Michael Slate表示,由於價格不明朗,他無法像往年般提供20%折扣,幾乎所有客戶都在縮減Prime Day促銷力度。

評論與啟示

此次亞馬遜Prime Day賣家退縮的現象,不僅反映了美中貿易戰對全球供應鏈與零售生態的深遠影響,更揭示出大型電商平台與第三方賣家之間的利益博弈。亞馬遜作為平台巨頭,雖然能透過自有庫存及直接採購緩衝關稅壓力,但依賴第三方賣家的龐大商品庫存及多元化選擇,是其成功關鍵之一。

賣家被迫提高售價或減少促銷,可能會削弱Prime Day對消費者的吸引力,進而影響亞馬遜整體銷售及新增會員數量。這對亞馬遜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既要維護賣家利潤空間,避免他們退出,又要保持促銷活動的熱度和吸引力。

此外,這一事件也提醒香港及其他地區的中小型網店業者,全球貿易政策變化對供應鏈的影響不可忽視。轉移生產基地如柬埔寨、越南等地,或成為應對關稅挑戰的必由之路,但也意味著成本、物流和品質控制等新挑戰。

總結來看,亞馬遜Prime Day賣家退縮現象是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縮影,亦是大型網購平台與中小賣家間利益平衡的試金石。未來如何在國際政策變動中保持競爭力,將是所有電商業者必須正視的課題。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