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馬遜與Stellantis車載軟件合作計劃告吹
底特律消息 — 亞馬遜(Amazon)與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的合作項目「SmartCockpit」正逐步結束,雙方在路透社查詢後確認這一消息。這個原希望革新駕駛體驗並提升雙方車載科技實力的合作,最終未能如願成事。
Stellantis SmartCockpit計劃依託亞馬遜的車載技術,是傳統汽車製造商與矽谷科技巨頭合作推動更先進車用軟件的最新挑戰案例。雙方聲明指出,Stellantis依然是亞馬遜的重要合作夥伴,雙方會繼續在多個項目上協作,而終止SmartCockpit合作是雙方共同決定。
這項合作於2022年首次公佈時,兩家公司CEO均高度讚揚,計劃開發能讓汽車如同家中延伸般智能的功能,例如識別駕駛者,個性化調節溫度、導航,甚至控制家中燈光等智能家居設備。Stellantis希望藉亞馬遜的軟件專長,在與特斯拉及中國比亞迪等競爭者的較量中取得優勢;亞馬遜則視此為向更多汽車製造商推廣的試點。
然而,Stellantis前任CEO卡洛斯·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去年突然離職,Stellantis於本週三任命北美區負責人安東尼奧·菲洛薩(Antonio Filosa)為新CEO。Stellantis股價今年累計下跌約40%,主要因北美市場銷量不佳,令公司急需振興。
汽車軟件已成為傳統汽車業最關鍵且最具挑戰性的領域之一。現代汽車多數功能由軟件控制,從剎車感覺、娛樂系統到自動駕駛輔助功能,汽車廠商可透過訂閱費用創造可觀收入。福特近期因成本飆升,終止其下一代電動車架構計劃,反映出軟件開發的複雜與壓力。
路透社未能確定SmartCockpit終止的具體原因。雙方表示,這一調整可讓團隊專注於為共享客戶創造價值的解決方案,更貼合雙方不斷演變的策略。
相較於特斯拉這類新興車企,能快速以低成本推出新功能或修復,傳統汽車製造商如大眾、通用等,面對龐大車型數量和複雜供應鏈,難以獨立掌握軟件系統,紛紛從矽谷挖角或尋求合作以迎頭趕上。
Stellantis旗下擁有14個品牌、數十款車型,軟件整合難度遠超特斯拉的相對簡單車系。SmartCockpit原計劃於2024年底至2025年初推出,作為Stellantis所謂ABC平台的一部分,包含其電動車架構STLA Brain及Autodrive駕駛輔助系統。
根據協議,Stellantis將向亞馬遜支付每輛車軟件使用費及維護費用,亞馬遜則會根據車主透過車載系統訂閱其音樂服務等行為支付獎勵費。雙方同時合作使用亞馬遜雲端服務AWS來存儲和更新數據,未來Stellantis依然會繼續依賴AWS,部分車型中Alexa語音助手也將繼續保留。
消息人士透露,Stellantis可能會轉向使用其他操作系統基礎,比如谷歌的Android平台,繼續推動SmartCockpit相關工作。亞馬遜希望其內部代號「Digital Cabin」或「Project Quattro」的系統能與Google的汽車服務競爭,後者是多數汽車製造商採用的Android標準系統。
有知情人士透露,亞馬遜大部分Digital Cabin團隊已被重新分配或離職。
—
評論與啟示
亞馬遜與Stellantis的合作告吹,不僅反映出傳統汽車製造商在車載軟件領域面對的巨大挑戰,也暴露出矽谷與汽車業之間合作的困難。汽車軟件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涉及多品牌、多車型的複雜生態系統,與一站式軟件平台的矽谷思維存在本質差異。
Stellantis嘗試借助亞馬遜的軟件能力追趕特斯拉等先行者,卻因內部管理變動、戰略調整、技術整合難題而未能如願,這顯示汽車業數字化轉型非一蹴而就。未來,汽車製造商或需尋求更靈活的合作模式,甚至考慮自建軟件實力,才能在新世代智能汽車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此外,亞馬遜這次經驗也提醒科技巨頭,在跨界合作中需更深入理解目標產業的運作複雜性和市場節奏,單靠技術優勢難以保證成功。智能車載系統成為未來汽車核心競爭力之一,如何平衡創新速度、用戶體驗與多方利益,是業界必須面對的長期課題。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