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亞馬遜與Stellantis的車載軟件合作項目逐漸告一段落
底特律消息——亞馬遜與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旗下擁有Jeep、Peugeot及Alfa Romeo等品牌)合作開發車載軟件的計劃,原本希望藉此改變駕駛體驗並提升雙方在車載科技領域的實力,但經過路透社查詢後,雙方證實這項合作正在「逐步終止」。
這個名為Stellantis SmartCockpit的項目,原本依託亞馬遜的車載技術,成為傳統汽車廠與矽谷科技公司合作開發先進車載軟件的一個典範,卻成為了傳統車廠在推動車載軟件革新時遇到困難的最新例子。
雙方在聲明中表示,「Stellantis仍是亞馬遜重要的合作夥伴,兩家公司會繼續在多個領域合作」,但關於SmartCockpit的合作終止是雙方共同決定的結果。
這項由西雅圖科技巨頭和擁有多個汽車品牌的Stellantis於2022年宣布的合作,當時兩家公司CEO都大力讚揚,計劃開發的功能包括偵測駕駛者身份,個人化調校車內溫度、導航系統,甚至連家居自動化也能連動,例如開燈等,使汽車彷如家的一部分。
Stellantis原本期望憑藉亞馬遜在軟件方面的專長,助力其在與特斯拉及中國比亞迪等競爭對手的較量中取得優勢;對亞馬遜而言,這也是一個示範案例,未來可將該技術推廣至更多汽車製造商。
2022年1月,當時的Stellantis CEO Carlos Tavares曾表示,希望這項合作能讓汽車成為「即使不駕駛時,也最受歡迎、最吸引人的空間」。
不過,Tavares於去年突然離職,Stellantis於本周三任命其北美區主管Antonio Filosa為新任CEO。Stellantis 2024年股價累計下跌約40%,主要因北美市場銷售表現不佳,面臨重振壓力。
汽車軟件已成為傳統車廠最重要且最具挑戰性的領域之一。現代汽車許多功能均由軟件代碼控制,包括剎車感覺、娛樂系統及自動駕駛輔助等,這些功能還能透過訂閱服務帶來可觀收入。福特近期因新一代電動車架構成本暴升,決定取消該計劃。
路透社未能確定SmartCockpit合作終止的單一原因,雙方表示這將讓各自團隊能更專注於為共同客戶提供價值的方案,並與各自不斷演變的策略更契合。
像Elon Musk的Tesla這類較新的車廠,透過自行研發電氣及軟件系統,能迅速向用戶推送新功能或修復,成本較低。傳統車廠如Volkswagen及General Motors則難以獨立掌握這些系統,紛紛從矽谷挖角人才或尋求合作,希望扭轉劣勢。
與Tesla相對簡單的車型陣容不同,Stellantis管理著14個品牌、數十款車型及複雜的全球供應鏈,令新軟件的部署更加困難。
SmartCockpit原計劃於2024年底至2025年初在車輛中推出,屬於Stellantis所稱的ABC平台的一部分,涵蓋電氣架構STLA Brain及Autodrive駕駛輔助系統。
根據協議,Stellantis會支付亞馬遜軟件使用費及維護費,亞馬遜則會就駕駛者透過車載系統訂閱其音樂服務等行為支付獎勵費用。
此外,Stellantis也與亞馬遜合作,利用亞馬遜雲端服務AWS儲存及更新龐大數據。雙方表示,Stellantis仍將繼續依賴AWS,部分車款內的語音助理Alexa也會持續提供。
知情人士透露,Stellantis可能會以其他作業系統(如谷歌Android平台)繼續SmartCockpit的開發。亞馬遜內部稱該計劃為Digital Cabin或「Project Quatro」,原本希望能與谷歌的汽車服務競爭,後者是許多車廠採用的Android標準系統。
不過,多數負責Digital Cabin的亞馬遜員工已被調離或離職。
—
評論與啟示
這宗亞馬遜與Stellantis的合作告吹,反映出傳統汽車製造商在數碼轉型及軟件研發上的巨大挑戰。儘管雙方都擁有強大的資源和技術背景,但車載軟件的複雜性、跨品牌及全球供應鏈的運作難度,令合作推進困難重重。
從企業戰略角度看,Stellantis的多品牌、多車型策略雖然有助於市場覆蓋,但在軟件標準化和快速迭代方面卻帶來龐大負擔。相比之下,Tesla單一且統一的車型架構,令其能更靈活地推送軟件更新,提升用戶體驗,進一步拉開差距。
另一方面,亞馬遜作為科技巨頭,雖然在雲端及智能家居領域極具優勢,但跨入汽車領域的軟件生態系統,仍需克服行業特有的技術標準和合作模式。這顯示出即使是科技巨頭,也不能輕易改造汽車產業的既有生態。
未來,汽車製造商可能更傾向於利用成熟的第三方平台(如谷歌Android Automotive)來降低開發風險,同時專注於品牌和用戶體驗上的差異化。這也意味著車載軟件的生態系統將更加整合,而非各自為政。
總括來說,這次合作終止提醒我們,車載軟件的革新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企業文化、組織結構和產業生態的深刻挑戰。傳統車廠若要在電動化及智能化浪潮中勝出,不僅要提升軟件能力,更需調整經營策略和合作模式,才能真正實現數碼轉型的突破。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