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半導體製造商SMIC密切關注關稅對需求的影響
北京消息——中國半導體晶圓代工龍頭企業中芯國際(SMIC)聯席CEO趙海軍星期五表示,公司將密切監察關稅政策對市場需求的影響,但目前對下半年市場狀況仍缺乏清晰的預期。
趙海軍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向分析師透露,雖然進口關稅在過去一季度促使美國客戶訂單有所增加,但整體影響仍屬溫和。中芯國際在財務報告中預計,第二季度營收可能會下降最多6%。
(本文第一段已更正為「下半年」而非「第二季度」)
—
編者評論:
中芯國際作為中國半導體製造的重要支柱,其對於美國加徵關稅措施的反應,實際上反映出全球科技供應鏈的微妙變化。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品的關稅雖然短期內推高了部分訂單,或許是因為部分客戶趕在政策生效前加快採購,但這種需求的增長並非持續且穩固。趙海軍坦言下半年前景不明,顯示中芯國際本身也對全球貿易環境及地緣政治風險保持謹慎態度。
這種不確定性不僅影響中芯國際的營收,也反映出整個半導體行業面臨的挑戰——包括技術封鎖、供應鏈重組,以及客戶需求波動。對香港及亞洲投資者來說,理解這些變化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有助於更理性地評估與半導體相關的投資風險與機遇。
此外,中芯國際的營收預期下調,提醒市場即使在科技熱潮中,也需警惕政策風險和全球經濟波動帶來的衝擊。未來,隨著中國持續推動半導體自主化,企業如何在國際壓力中尋找突破口,將是業界及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總結來說,中芯國際的謹慎態度反映了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這同時也提示我們,科技競爭已經不僅是技術層面的較量,更是地緣政治和經濟策略的博弈。香港讀者在關注此類報道時,應當從更宏觀的角度理解市場動態,避免單純以短期數據做出投資判斷。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