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股市回升 美中貿易談判續展現緩和跡象 美元輕微上揚
新加坡消息——隨著美國與中國的貿易談判延續至第二天,全球股市周二普遍上揚,美元亦略為走強,市場初現兩大經濟體緊張局勢緩和的迹象。
亞洲股市領漲,歐洲的EUROSTOXX 50及英國富時100指數期貨均微升約0.1%,而美國的納斯達克及標普500指數期貨亦預示開盤走高。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談判結果持樂觀態度。周一晚結束的會議將於周二繼續。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及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將與中方代表繼續會談。
市場普遍期望談判有所進展,以緩解特朗普不斷變動的關稅政策和中美關係波動對全球經濟及供應鏈的衝擊,以及對全球增長的威脅。
亞洲股市表現亮麗,MSCI亞太(日本除外)指數上升0.7%,創2022年1月以來新高。
Capital Economics副首席市場經濟學家Jonas Goltermann指出,市場雖然對貿易政策及整體經濟前景抱持較為樂觀的態度,但不應誤解為關稅將全面取消。他預計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將維持約40%,大部分分析師亦認為美國10%的普遍進口稅率仍將保留。
東京市場聚焦日本政府應對近期國債市場波動的措施。財務大臣加藤勝信表示,當局正考慮推動國內機構增持日本政府債券(JGB),此前有報道指日本或考慮回購部分過去以低利率發行的超長期國債。
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微跌1個基點至1.46%,30年期收益率下跌3個基點至2.88%。上月超長期國債收益率創新高,主要因生命保險等傳統買家需求減少,加上全球債務水平持續攀升引發市場憂慮。
匯市方面,美元在周一跌勢後嘗試回穩,兌日元升0.19%至144.83,歐元下跌0.17%至1.14美元,英鎊微跌0.07%至1.3537美元。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不穩及美國日益增加的債務壓力削弱投資者對美元資產的信心,令美元今年迄今已貶值逾8%。
美元迎來通脹數據考驗
周三將公布美國通脹數據,成為美元下一個重要考驗。市場預期5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略有上升,可能打擊聯儲局即將降息的預期。次日將公布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報告。
Convera外匯及宏觀策略師Kevin Ford表示,市場將密切關注5月CPI及PPI數據,以判斷通脹壓力是否持續若核心CPI維持高位,市場對6月18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降息的預期或將延後。
交易員普遍預期美聯儲下周會議將維持利率不變,但年底前約有44個基點的降息預期已被市場計價。
商品市場及其他動態
油價小幅上揚,美國西德州中質油接近早前創下的逾兩個月高位。現貨黃金價格下跌0.5%,報每盎司3310.17美元。
—
評論與啟示:
這篇報道反映出美中貿易談判的微妙氣氛和市場對未來經濟走勢的敏感反應。雖然雙方談判帶來短暫的樂觀情緒,卻不能忽視關稅政策的結構性影響仍未消除,市場對全面解除關稅的希望仍相當謹慎。這種「半杯水」心態凸顯了全球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在供應鏈調整和地緣政治風險頻頻出現的背景下。
此外,日本政府積極介入國債市場以穩定長債收益率,顯示全球主要經濟體正面臨債務負擔加重和資金配置轉變的雙重壓力。這種情況提醒投資者,除了關注美中貿易外,全球債市的結構變化同樣可能成為市場波動的源頭。
美元方面,通脹數據將是未來走勢的關鍵指標。美聯儲政策的任何微調都將影響全球資本流動和風險偏好。對於香港及亞洲投資者而言,理解美中政策互動和美聯儲動態是制定投資策略不可或缺的環節。
最後,報道中未直接提及的還有科技股和新能源等新興板塊的表現,這些領域在全球經濟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未來投資者應兼顧宏觀經濟與產業趨勢,靈活調整資產配置,以應對多變的市場環境。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