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中國貿易談判延長,特朗普表達樂觀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率領的美國代表團,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He Lifeng)率領的中國代表團,在倫敦蘭開斯特府(Lancaster House)舉行的貿易談判,於6月9日延長至第二天。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對記者表示:「我們與中國的談判進展順利。中國並不容易,我只收到好的報告。」
雙方談判聚焦於緩解技術和稀土出口限制的緊張局勢。美國願意解除對部分科技產品出口的限制,以換取中國放鬆對稀土出口的限制。稀土是許多能源、國防和技術產品的關鍵原材料,包括智能手機、戰鬥機和核反應堆燃料棒。
特朗普政府準備取消最近對芯片設計軟件、飛機發動機零件、化學品和核材料等實施的限制。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表示,美國期待在達成協議後,中國將放鬆稀土出口限制,美國也將相應地放寬出口管制。
中國在世界稀土生產中佔據約70%的份額。美國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今年加劇,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北京方面也採取了反制措施。
此次談判是雙方一個月以來首次面談,旨在重建雙方對履行在日內瓦達成協議的信心。雙方同意降低關稅,以給予雙方90天的時間來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
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的通話似乎為達成協議提供了新的動力。美國股市因談判消息而上漲,中國香港股市也進入牛市。
作為編輯,我認為此次貿易談判的延長是雙方為了解決貿易爭端而採取的積極步驟。然而,雙方仍需要克服許多障礙,特別是在稀土出口限制和技術轉讓問題上。美國需要確保中國履行其承諾,否則美國可能會採取進一步的措施來保護其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
此外,我注意到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強硬立場可能會對全球貿易形勢產生深遠影響。隨著全球經濟越來越相互依存,各國需要找到平衡自身利益和全球合作的方式,以避免貿易戰進一步升級。
總之,美國與中國的貿易談判延長反映了雙方為解決貿易爭端而採取的努力,但仍需要進一步的談判和妥協來達成協議。雙方需要找到平衡自身利益和全球合作的方式,以促進全球經濟穩定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