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對美國進口徵收125%關稅
北京/華盛頓/倫敦(路透社)- 北京在星期五將對美國進口的關稅提高至125%,以回擊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決定提高對中國商品的關稅,這一舉措加劇了可能顛覆全球供應鏈的貿易戰。
隨著中國的報復行動加劇,美國市場也隨之波動,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的全球經濟動蕩愈發明顯。一項美國消費者的調查顯示,通脹恐懼已上升至198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現在的衰退風險比幾週前高得多,”Janus Henderson的全球多資產負責人亞當·赫茨表示。
外國領導人對如何應對數十年來世界貿易秩序的最大破壞感到困惑。特朗普政府則堅持其立場,宣稱正在進行的多項貿易協議將為其劇烈的政策變化提供正當性。
“我們的關稅政策運行得非常好。對美國和全世界來說都非常令人興奮!這一進程正在迅速推進,”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帖表示。
分析師指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互相加徵關稅將使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商品貿易幾乎不可能進行。2024年,這一貿易額超過6500億美元。
隨著美元貶值,美國政府債券的拋售加劇,這是全球最大的債券市場。作為危機時期投資者的避風港,黃金價格創下歷史新高。
隨著美元的走弱,美國資產的拋售最明顯的體現就是美國10年期國債價格的下跌,這被長期視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資之一。
美國通脹數據顯示壓力仍在上升
價格的下跌推動其收益率——這一指標與價格呈反向變動,對決定抵押貸款利率等因素至關重要——上升至兩個月高點。這一週,其收益率已上升超過半個百分點,為四十多年來最大的週增幅。
美國通脹的第二天數據顯示,價格壓力尚未在整個經濟中普遍上升,儘管3月份的生產者物價指數顯示,由於鋼鐵和鋁等商品的進口關稅,工業金屬價格有所上漲。
“關稅通脹將對未來的展望比過去的數據更為重要,”Comerica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比爾·亞當斯表示。“如果關稅保持不變,未來幾個月將會推高通脹。”
密歇根大學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本月降至50.8,較3月份的57.0大幅下滑。路透社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測該指數將降至54.5。
最新調查顯示,特朗普的共和黨同僚中信心也在減弱,與之前的調查形成鮮明對比。
根據該調查,消費者對未來12個月的通脹預期在本月飆升至6.7%,是自198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3月份為5.0%。
中美貿易戰持續加劇
本週早些時候,特朗普宣布對數十個國家的關稅暫停90天,同時將對中國進口的關稅實際提高至145%。
中國於星期五進行了報復性關稅的徵收。中國財政部稱特朗普的關稅是“完全單方面的霸凌和脅迫”。
北京表示這將是最後一次對美國的關稅上調作出回應,但為其他形式的報復留出了空間。
“如果美國真的想進行談判,就應該停止其任意和破壞性的行為,”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在社交媒體上寫道。“中國永遠不會向美國的最大壓力屈服。”
瑞士銀行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的聲明是“對兩國貿易已基本完全中斷的確認”。
美國貿易代表詹米森·格里爾表示,他對中國的最新反制措施不感到驚訝,但這些措施“無疑是不幸的”。
中國拉攏西班牙和歐盟
星期四,特朗普告訴記者,他認為美國可以與中國達成協議,並表示他尊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五,習近平在北京對特朗普的關稅發表了首次公開評論,告訴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中國和歐盟應“共同反對單方面的霸凌行為”。
中國已與西班牙簽署了兩項農產品貿易協議,涵蓋豬肉和櫻桃,旨在修復與歐盟的緊張關係,這是中國產品最後一個開放的主要市場。
貿易談判的進展
特朗普政府對市場動盪表示不以為然,認為與其他國家達成協議將帶來確定性。格里爾表示,他將在星期五與以色列和台灣的對口人員進行會談,此前他與越南進行了長時間的討論。
“我的日程表非常滿,”格里爾告訴福克斯新聞。
同時,印度和美國已經敲定了雙邊貿易協議第一階段的條款,印度貿易官員表示。
日本首相石破茂已成立貿易工作小組,計劃下週訪問華盛頓。
越南為了避免關稅,準備加大對經由其領土運往美國的中國商品的打擊,路透社獨家報導。
所有這些行動都未能緩解商界對成本飆升、訂單下降和供應鏈混亂的擔憂。
對於歐洲企業而言,歐元的增強使得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自動降低。
歐元在星期五持續上漲,較美元達到三年多以來的最高點。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國際貿易環境中,無論是美國、中國還是歐洲,所有參與者都需要更加謹慎地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尤其是隨著貿易摩擦的加劇,企業在制定未來的經營策略時,必須考慮到這些不確定性因素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