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爭:中國警告各國勿與美國進行貿易往來
中國在周一對考慮與美國達成新的經濟協議的國家發出嚴厲警告,提醒他們不要在北京的利益受損的情況下這樣做,因為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
中國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指責美國濫用關稅,破壞公平貿易慣例。
「北京將堅決反對任何一方在損害中國利益的情況下達成協議,並將採取堅決和對等的反制措施。」該部表示。
這一警告繼彭博社報道後,據稱特朗普政府正準備對尋求降低或豁免美國關稅的國家施壓,要求他們減少與中國的貿易。據報道的策略可能包括對不遵守的國家施加貨幣處罰。
4月2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布對數十個國家實施新的關稅。雖然一些國家獲得了暫緩,但中國面臨最嚴厲的措施,其出口商品的關稅率上升至145%。作為回應,北京對美國商品實施了125%的報復性關稅,但上周表示暫時不會進一步提高。
「美國濫用關稅,對所有貿易夥伴進行所謂的『等同』,同時強制各方與其開展所謂的『互惠關稅』談判。」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
儘管緊張局勢升級,中國商務部強調,它仍致力於保護其經濟利益。「中國決心並有能力維護自己的權益和利益,願意與各方加強團結。」
中國問題專家、諮詢公司Plenum合伙人薄正元(Bo Zhengyuan)表示:「事實上,沒人願意選邊站。如果一個國家在對華投資、工業基礎設施、技術知識和消費方面有很高的依賴,我不認為他們會接受美國的要求。許多東南亞國家屬於這一類。」
北京計劃本周召開聯合國安理會非正式會議,聚焦所謂的華盛頓「霸凌」,並指責美國通過關稅將貿易變成脅迫工具,破壞全球和平與發展努力。
與此同時,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近日透露,近50個國家已與華盛頓接洽,討論新關稅的影響。雙方正在進行幾項雙邊談判。據報道,日本正在考慮增加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和大米,而印度尼西亞可能會增加對美國食品和商品的採購,同時減少從其他國家的訂單。
特朗普的強硬關稅立場已在全球市場引起震蕩,人們擔心國際貿易可能放緩。儘管如此,中國股市周一小幅上漲,但投資者情緒仍然謹慎。
在更廣泛的行動中,為了挑戰中國的技術和工業崛起,美國還對中國建造的船舶實施港口費用,並加強了對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限制。英偉達近日透露,由於政府限制芯片出口,該公司將遭受55億美元的損失。
作為回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啟動了對東南亞的外交訪問,以凝聚對開放貿易的支持。他強調團結和抵制單邊主義,敦促夥伴拒絕強制貿易戰術。
「我們正在拆除壁壘,擴大我們的貿易夥伴圈。」習近平宣稱,強調中國深化區域聯繫的決心。
東南亞國家面臨特別微妙的平衡。亞東協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第一季度雙邊貿易額達2340億美元,佔中國總外貿的16%。與此同時,亞東協與美國的貿易價值約為4768億美元,使華盛頓成為其第四大貿易夥伴。
「貿易戰和關稅戰中沒有贏家。」習近平在越南媒體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寫道,他小心地避免直接提及美國。
作為編輯,我對這篇文章的看法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戰爭正在升級,雙方都不願意退讓。中國警告其他國家不要與美國進行貿易往來,這是其保護自身經濟利益的舉措。然而,這也可能導致全球貿易的進一步不穩定。東南亞國家需要謹慎平衡自己的貿易關係,以避免被捲入這場貿易戰爭中。同時,國際社會也需要關注這場貿易戰爭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並尋找解決方案,以避免貿易戰爭進一步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