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美中貿易談判持續 全球股市及美元保持穩定
波士頓/倫敦消息——隨著美國與中國的貿易談判進入第二天,全球股市和美元周二保持穩定,投資者開始相信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緊張局勢或有緩和跡象。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表示,雙方在倫敦的討論進展順利,而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在周一對談判結果表達了正面看法。
談判若有進展,將為市場帶來喘息空間。過去特朗普多次改變關稅政策,加上美中關係波動,已經對兩國經濟造成影響,擾亂供應鏈,並威脅全球經濟增長。世界銀行周二調降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0.4個百分點至2.3%,指出關稅提高及不確定性加劇成為各國經濟的重大阻力。
在華爾街,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升0.3%,標普500指數上漲0.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亦升0.4%。全球股市方面,MSCI全球指數接近歷史高位,微升0.3%。美元兌多種貨幣保持穩定。
Capital Economics副首席市場經濟學家約納斯·戈爾特曼表示,市場雖然對貿易政策和整體前景持樂觀態度,但不應解讀為關稅會完全取消。他預計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將維持約40%,多數分析師也認為目前普遍的10%進口關稅仍將存在。
歐洲方面,STOXX 600指數波動不大,但瑞銀股價下跌近5%,因投資者擔憂新政府提案要求瑞銀持有額外260億美元資本的影響。
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表示,政策制定者正在研究促進國內持有日本政府債券的措施。路透社此前報道,日本考慮回購部分過去以低利率發行的超長期國債。日本30年期國債收益率基本持平於2.92%,較五月底3.18%的高點有所回落。
日圓兌美元跌約0.3%至145,歐元兌美元保持穩定於1.142左右,英鎊因英國就業數據疲弱下跌約0.4%至1.35美元。
關注質量勝於規模的美國財政狀況
特朗普多變的貿易政策和華盛頓日益增加的債務問題削弱了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信心,進而打壓美元,美元今年已下跌逾8%。蘭博德奧迪爾經濟學家薩米·查爾指出,美國財政赤字雖然保持相對穩定,但赤字的質量已經惡化。
他解釋,若政府投資於生產性項目,將推動產業發展、強化經濟、創造就業並帶來宏觀效益;反之,若減稅對象是本不需資金的人群,他們不會增加消費或投資,這種赤字質量較差,宏觀經濟效益有限。
美國國債收益率約4.47%,當日下跌1.2個基點。本周美國國債票券拍賣尤為受市場關注,成為對美國資產情緒的試金石。
周三將公布五月美國消費者通脹數據,或反映關稅對商品價格的影響;隔日則發布生產者物價指數報告。Convera外匯及宏觀策略師凱文·福特表示,市場將密切關注這兩項數據是否顯示通脹壓力持續。如果核心CPI依然高企,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可能會推遲至6月18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之後。
交易員預計聯儲局在下周政策會議上將維持利率不變,截至今年12月,市場僅預期降息44個基點。
油價上升 黃金回落
商品市場方面,受美中談判可能緩解貿易緊張、提升能源需求的樂觀情緒推動,布蘭特原油價格上升0.22%,達每桶67.19美元。現貨黃金則下跌0.2%,報每盎司3320美元。
—
評論與啟示
這次美中貿易談判的進展,雖然目前只是「穩定」而非突破,但已為全球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市場的反應反映出投資者渴望看到貿易緊張局勢緩和,尤其是當全球經濟增長面臨多重挑戰時,任何正面消息都被放大解讀。然而,從專家的觀點看,關稅不太可能完全消失,這意味著雙方仍需在結構性問題上進行深層次協商。這種「半滿的杯子」心態提醒我們,市場樂觀不等於問題已解決,投資者仍需謹慎。
美國財政赤字的質量問題值得特別關注。赤字本身並非壞事,關鍵在於支出如何配置。若資金用於促進經濟發展的投資,長遠看能帶來回報;反之,僅靠減稅刺激消費,可能只是短期提振,無法根本改善經濟結構。這對香港投資者來說,也是重要的思考角度:政策背後的質量和可持續性,比數字大小更關鍵。
日本推動國內持有政府債券的措施,顯示出其在應對超長期債務和利率波動風險方面的積極策略,提醒我們在全球低利率環境中,主權債務管理的重要性。
最後,商品市場的反應揭示了經濟基本面與地緣政治局勢的緊密聯繫。油價的微升反映市場對需求前景的謹慎樂觀,而黃金回落則說明風險偏好有所提升。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後續數據和談判動態,靈活調整資產配置。
總括而言,這場美中談判不僅是兩國的博弈,更是全球經濟走向的風向標。香港投資者應保持警覺,抓住風險與機遇並存的市場節奏。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