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能公司秘密運輸數據以繞過美國出口管制,使用禁運的英偉達晶片訓練模型
中國的人工智能公司正在通過物理運輸大量訓練數據出境,運往馬來西亞等國家,以繞過美國的出口管制。根據NBC News的報道,近期有工程師通過機場人工搬運了存儲在60個硬碟中的4.8 petabytes的數據。這些數據在馬來西亞的數據中心被處理,使用的是租賃的數百個英偉達(NVDA)的人工智能伺服器。
### 監管的弱點
這種變通方法凸顯了美國監管機構在執行晶片限制方面面臨的挑戰。雖然華盛頓已經阻止了向中國買家銷售英偉達的高端晶片,如H100,但對數據移動和雲計算使用的控制較少。中國公司正在利用這些漏洞,合法租賃東南亞的基礎設施,繼續訓練大規模的人工智能模型。
這種「行李箱戰略」只是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一些中國人工智能開發商也正在使用亞馬遜(AMZN)和微軟(MSFT)等全球提供商的雲服務,這些服務尚未受到限制。其他公司正在與國際經紀人合作,在澳大利亞、阿聯酋和新加坡設立離岸計算中心,進一步模糊了執法界限。
對於美國公司來說,情況喜憂參半。英偉達在全球範圍內繼續經歷著對其晶片的強勁需求,儘管對中國的直接銷售受到限制。然而,這些報告提高了未來監管可能收緊的風險,可能針對雲服務或間接銷售。這可能會限制英偉達數據中心部門的增長,該部門在第二季度貢獻了39億美元的收入,佔總收入的44億美元。
未來發展
影響可能不僅限於英偉達。如果中國公司通過這些規避策略成功維持其人工智能開發步伐,美國科技公司將面臨新的競爭壓力。例如,中國的DeepSeek模型據報道(雖未經證實)是在走私晶片上訓練的,其性能接近OpenAI的GPT-4。
馬來西亞現在成為這一活動的熱點,正在面臨美國官員的審查。馬來西亞政府表示正在收緊其數據中心行業的規則,但執法仍然複雜。
總之,全球執法漏洞正在阻礙人工智能的發展。雖然美國的限制減緩了中國獲得高端晶片的步伐,但並沒有停止。對於英偉達及其同行來說,這意味著持續的需求,但也帶來了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
英偉達股票是否值得買入?
從華爾街分析師的角度來看,英偉達基於40個最近的評級獲得了「強烈買入」的評級。平均英偉達股票價格目標是172.36美元,意味著21.41%的上漲空間。
作為編輯,我認為這篇文章揭示了中國人工智能公司在面對美國出口管制時的創新和規避策略。同時,這也凸顯了監管機構在執行晶片限制方面的挑戰。未來,英偉達等美國科技公司可能會面臨新的競爭壓力,市場需要密切關注相關政策和技術的發展。
此外,我也注意到文章中提到的雲服務和國際經紀人在中國人工智能發展中的角色。這些公司和機構可能在未來的人工智能競爭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美國監管機構需要更有效地執行晶片限制,以確保國內科技公司的競爭優勢。
總的來說,這篇文章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和見解,幫助讀者了解中國人工智能公司和美國科技公司在面對出口管制和競爭壓力下的策略和挑戰。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