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汽車業警告中國稀土磁鐵短缺或致工廠停產
美國華盛頓消息——全球汽車界高層近日發出警號,指中國出口的稀土磁鐵供應即將短缺,這些磁鐵用於汽車擋風玻璃雨刷馬達、防鎖死制動系統感應器等多項關鍵部件,若情況惡化,可能在數週內迫使汽車工廠停產。
五月九日,一封尚未公開的信件中,代表通用汽車、豐田、大眾、現代等主要汽車製造商的貿易組織「汽車創新聯盟」向特朗普政府官員表達緊急關注。他們指出,若無法穩定取得這些稀土元素及磁鐵,汽車供應商將無法生產包括自動變速箱、節氣門體、發電機、多種電機、感應器、安全帶、喇叭、燈具、動力轉向系統及攝像頭等重要零件。
信中並由美國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協會(MEMA)聯署,警告若關鍵零部件短缺,美國汽車生產線將不可避免地遭受干擾,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需要減產或關閉組裝線。
「汽車創新聯盟」行政總裁約翰·博澤拉(John Bozzella)和MEMA行政總裁比爾·朗(Bill Long)週五告訴路透社,問題仍未解決,令汽車行業非常擔憂,但他們感謝特朗普政府高層介入,力求避免美國汽車生產及供應鏈中斷。
博澤拉指出,本月早些時候,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及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在日內瓦與中國官員會談時,已將汽車行業的稀土問題列入議程。
格里爾週五向CNBC表示,中國已同意解除對美國企業稀土磁鐵出口的限制,但實際執行進度緩慢,關鍵產業仍難獲得所需資源,「我們尚未看到這些關鍵礦產如期流通。」
中國控制全球超過九成的稀土磁鐵加工能力,這些磁鐵應用範圍包括汽車、戰機及家電等。四月初,中國實施出口管制,要求出口商必須從北京獲得許可證。由於申請程序不透明且繁複,涉及數百頁文件,四月中國的稀土磁鐵出口量幾乎減半。
特朗普總統週五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指責中國違反本月剛達成的暫緩關稅及其他貿易限制協議,「中國,可能對某些人來說並不意外,完全違反了與我們的協定。」
中國駐美大使館回應稱,美國才是在半導體領域濫用出口管制。
一名熟悉談判的美國官員告訴路透,日內瓦會談只涉及關稅和中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美國的出口管制並不在協議範圍內。該官員對北京在發放稀土出口許可證方面動作緩慢表示失望,若汽車製造商因礦產短缺被迫停產,美方或將啟動出口管制報復措施。
儘管已有少數許可證發出(包括部分大眾汽車供應商獲批),印度汽車廠商表示至今未獲任何許可,預計六月初將被迫停止生產。
德國汽車零件製造商博世本週表示,其供應商受制於中國更嚴格的出口許可程序,申請進展緩慢。博世發言人形容這一過程「複雜且耗時,部分原因是需提交大量資料。」
評論與啟示
這場稀土磁鐵短缺危機,揭示了全球汽車產業對中國稀土資源依賴的脆弱性。稀土元素雖名為「稀有」,但其實在地殼中含量不算稀少,真正的瓶頸在於中國對稀土開採與加工的壟斷以及出口管制政策。汽車產業鏈的高度全球化和分工使得任何一環的供應中斷都會引發連鎖反應。
美中貿易摩擦中,稀土成為新一輪博弈的焦點,雙方各自利用出口管制作為談判籌碼。美國企業和政府必須重新思考供應鏈的多元化策略,尋找替代供應來源或開發替代技術,減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此外,這也反映出國際貿易談判中,單一議題無法孤立解決。雖然關稅暫緩,但出口管制和非關稅壁壘仍可能成為新障礙。美國若只著眼於關稅問題,而忽視出口管制的影響,恐難真正化解供應鏈危機。
汽車製造商與相關供應商需加快技術創新,例如研發不依賴稀土磁鐵的替代產品,或提升回收利用效率,減少對新礦產的需求。從長遠看,全球產業鏈的韌性與可持續發展,需靠多元供應、技術革新與國際合作共同維持。
這場事件提醒香港及全球讀者,國際貿易不僅關乎關稅數字,更涉及戰略資源的掌控與供應安全。在全球化脈絡下,政策變動和地緣政治風險對日常生活和產業運作的影響愈趨明顯,值得各界高度關注。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