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技業快速發展:從人工智能到新能源車展的全方位創新
最近,中國科技公司在多個領域迅速推出新產品和技術,展現出強勁的創新動力,並未因中美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而放慢腳步。無論是最新的人工智能模型,還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展覽會,中國企業都在迅速推動技術進步。
在4月23日上海車展的開幕式上,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公佈了五款新車型,Zeekr推出了新款混合動力SUV 9X。自動駕駛出租車營運商Pony.ai展示了三款新車,聲稱可將自動駕駛成本降低70%,加速其向盈利目標邁進。華為則宣布,今年其最新的駕駛輔助系統將具備自動泊車功能,類似餐廳的代客泊車服務,並將該軟件銷售給電動車製造商。
來自汽車行業的顧問Sino Auto Insights創辦人杜樂表示,激烈的市場競爭推動了新能源車領域的創新,許多原本預計需十年後才能實現的技術,如高速充電和駕駛輔助系統,如今已觸手可及。
人工智能助力視頻製作與電商直播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和中國政府的支持政策,成為推動本土科技發展的重要因素。被譽為中國「Netflix」的愛奇藝上星期在北京展示了其人工智能工具,這些工具可以大幅降低製作成本和優化劇本。愛奇藝展示了虛擬攝影棚,並利用生成式AI將真人演員的節目快速轉換成3D動畫風格。愛奇藝基礎設施與智能內容分發業務總裁劉文峰指出,這種效果在去年甚至今年三月還無法實現,顯示技術在近來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他也坦言,AI要達到與真人拍攝同等的穩定性和一致性,仍有很長路要走。
其他中國公司亦積極利用AI推動視頻內容創新。短視頻平台快手於4月15日更新了AI視頻生成模型Kling,引發外界對好萊塢未來影響的關注。阿里巴巴緊隨其後,推出最新的開源AI視頻生成模型,而北京初創公司盛數科技也升級了聲稱可媲美電影級視覺效果的AI視頻產品Vidu Q1。阿里週二還發布了最新的AI模型Qwen 3。
香港Monolith Management聯合創辦人Tim Wang表示,中國的AI投資正顯著加速,基礎模型的重大突破正逐步縮小與全球領先者的差距,對消費者AI應用的未來持樂觀態度,無視當前貿易議題的波動。
在電商領域,百度副總裁兼電商事業負責人平曉莉透露,數百家出口商已使用百度的AI虛擬人直播銷售工具,這項技術能將直播成本降低超過80%,且購買轉化率高於真人直播。百度上週還推出了更具說服力的虛擬人和更廉價的AI模型。
政策支持與人才培養推動科技突破
中國本土AI技術的興起得力於政策支持。年初,國產AI公司DeepSeek發布了免費的AI模型和聊天機器人,直逼OpenAI的ChatGPT,打破了美國對中國先進半導體限制會阻礙本地AI發展的認知。
北京的投資顧問譚北平指出,政府對關鍵科技行業的初創企業提供多種政策支持,幫助他們與本地供應商建立聯繫並獲得資金。中國亦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特別吸引境外博士級工程及理科人才,提供高額一次性獎勵、租金補貼及薪酬補助。
中國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策略師丁文杰認為,今年的科技突破是多年研發投入和教育發展的成果,未來中國將出現更多本土科技巨頭,令全球驚艷。
然而,經濟逆風依然存在。高盛指出,第一季度工業利潤數據顯示,除高科技行業外,其他行業並無增長。歐盟商會批評中國未完全達成「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且部分政策導致某些行業過度生產。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激烈競爭也使發展暫時陷入瓶頸,諮詢公司AlixPartners的張一超認為,汽車廠商需更努力打造差異化品牌,這是外資企業的傳統優勢。不過,他相信中國在本土市場的主導地位及國際擴張野心仍會持續。
市場動態與未來展望
4月30日,中國和香港股市波動劇烈。滬深300指數持平,恒生指數微升0.22%。滬深300今年已下跌超過4%,恒生指數則上升近10%。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微跌至1.625%,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小幅走強至7.266。
未來一周將迎來中國五一勞動節假期,內地股市休市,香港股市於5月1日及5日休市。5月2日起,美國將取消對中國貨物800美元以下的免稅待遇,可能對貿易產生影響。
此外,中國正加快發展替代能源,減少對美國原油的依賴。4月28日,國家批准了五個核電項目,並發布了今年氫能研發及服務的發展計劃。
—
評論與啟示
中國科技的快速進步展示了其在全球技術競賽中的韌性和潛力。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人工智能,中國企業正透過激烈的市場競爭及政策扶持,迅速縮短與國際科技巨頭的差距。特別是在生成式AI和視頻內容創新領域,中國的發展速度令人驚嘆,這不僅改變了傳統媒體生產流程,也為娛樂產業帶來新一輪變革。
然而,這種快速發展背後也隱藏挑戰。經濟整體增長放緩、高端人才的競爭、以及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都可能限制中國科技的可持續發展。中國需要在保持技術創新的同時,注重品牌建設和市場多元化,才能真正實現從「製造」到「創造」的轉型。
此外,AI技術雖然日新月異,但在應用層面還需跨越質量和穩定性的瓶頸。對香港及全球市場來說,觀察中國AI和新能源車的發展,不僅是洞察未來科技趨勢,更是理解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變化的重要窗口。
總結來說,中國科技的崛起是多方面因素交織的結果:政策扶持、資本投入、市場競爭、人才引進及技術突破。這既是中國經濟轉型的縮影,也是全球科技版圖重塑的關鍵環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科技交流樞紐,應積極把握這股浪潮,促進本地與內地的深度合作,為未來創新發展注入新動力。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