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中國科技巨頭逆境突圍 AI發展破芯片限制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立即升級 🔗

中國科企逆境下發力AI 美國晶片封鎖未能阻擋創新步伐

Nvidia

儘管全球經濟不明朗、美國對晶片出口設限,以及中美貿易爭端持續,中國多間科技巨頭近期業績超出預期,突顯人工智能(AI)和數碼轉型於各行各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對美國企業的主導地位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根據eToro羅馬尼亞分析師Bogdan Maioreanu的觀察,這股趨勢正加速發展。

美國晶片出口限制被批「失敗」 Nvidia市佔大跌

與此同時,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Jensen Huang)最近形容美國對中國AI晶片的出口管制為「失敗」,據路透社報道,他指出有關措施令美國企業損失數十億美元銷售額。黃仁勳強調,這些限制令Nvidia在中國的市佔率由拜登政府初期的95%,跌至現時僅50%。出口限制令中國企業如百度、阿里巴巴及騰訊等,難以獲得先進美國AI晶片,被迫加快自家半導體研發和採購,進一步依賴本土晶片商如華為,令華為市佔及技術能力不斷提升。這場AI實力競賽仍在白熱化。

百度AI雲業務急升 傳統廣告收入下滑

中國搜尋引擎及AI創新龍頭百度,剛公布季度業績,遠超華爾街預期。公司錄得調整後純利70.1億元人民幣(約9.7億美元),大幅高於分析員預期的6.82億美元。收入按年升3%,達315.1億元人民幣(約43.6億美元),同樣跑贏市場預測。雖然傳統網上營銷收入下跌6%至22.1億美元,但百度其他核心業務,尤其AI雲收入則勁升40%,達13億美元。這反映百度成功轉型至AI及雲服務,即使面對阿里巴巴、騰訊等國內競爭對手壓力,仍能突圍而出。值得留意的是,百度Ernie模型(曾被視為中國版ChatGPT),已被DeepSeek及阿里巴巴Qwen等新模型超越。相比阿里巴巴憑開源AI及龐大電商平台優勢,百度業務較單一,較易受宏觀及競爭衝擊。

不過,百度仍未被市場淘汰。其聚焦基建、AI雲、自研晶片及自動駕駛,或可增強其抗壓能力。百度推動機械人出租車進軍歐洲,若能成功執行,或將改寫公司未來。以今年股價表現計,百度僅升1.4%,遠遜阿里巴巴的46%及騰訊的25%。

騰訊靠AI提升廣告效益 多元業務穩健增長

全球最大遊戲公司、社交媒體及金融科技領導者騰訊,2025年首季收入達1800.22億元人民幣(約250億美元),按年升13%。公司管理層於業績會上表示,AI協助提升廣告點擊率,現時接近3%,遠高於橫幅廣告歷史上的0.1%,及資訊流廣告的約1%。騰訊業務涵蓋遊戲、社交媒體、數碼支付、雲服務等,繼續是中國科技行業的風向標。騰訊對AI和遊戲的持續投資,被視為未來增長關鍵。

阿里巴巴雲AI業績強勁 股價受Jack Ma回歸利好

中國電商巨擘阿里巴巴,3月季度收入升7%至2365億元人民幣(約330億美元),但較市場預期少7.4億美元。儘管如此,營運利潤按年激增93%,主要受雲業務及AI產品帶動。阿里雲智能集團收入升18%,AI產品收入連續七季錄得三位數增長。阿里巴巴今年股價受前高層馬雲回歸及低成本中國AI模型突破帶動。

中國科企突破晶片封鎖 投資者信心增強

儘管晶片出口受限,中國科技巨頭在AI發展及晶片設計上仍然取得突破。根據最新eToro零售投資者調查,27%羅馬尼亞散戶投資者認為中國市場長遠回報最強,高於一年前的14%。這正威脅Nvidia於投資者心目中的主導地位。不過,投資者對美國晶片巨頭仍有信心,12%羅馬尼亞及8%全球零售投資者表示,今年有意增加Nvidia持股。

編輯評論:晶片封鎖的兩面刃——中國AI自主創新加速,全球科技格局或將重塑

美國對中國AI晶片的出口限制,原意是打擊中國科技發展,但事實上卻變成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短期內確實削弱了中國企業獲取最先進硬件的能力,令Nvidia等美企損失龐大市場份額和收入;另一方面,這正倒逼中國企業加速自研晶片、AI模型和雲計算平台,推動產業升級和自主創新。華為等本土半導體企業因此崛起,形成「被封鎖—自強」的正向循環。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三大科技巨頭各有發展路線:百度專注AI雲及自動駕駛,阿里巴巴憑電商生態圈和開源AI突圍,騰訊則以遊戲、社交及金融科技為基礎,全面滲透數碼生活。這種多元化發展,令中國AI產業生態比外界想像更具韌性。美國的出口管制,或會在中長期加速全球科技供應鏈分裂,推動「去美化」趨勢,甚至出現中國AI技術「彎道超車」的可能。

對香港和亞洲投資者而言,這場AI及半導體競賽不僅是中美角力的縮影,更是全球資本流向和產業升級的重要風向標。當西方聚焦於「封鎖」與「防範」,中國則以「追趕」和「突破」回應。未來幾年,誰能在AI芯片、算力及應用場景上持續創新,誰就有機會主導下一波科技革命。這場角力,遠未到終局。

✈️ Trip.com「內地快閃」機票+酒店半價

【每週二 10 AM】 立即領取 半價優惠代碼
最高減 HK$500,CP 值極高,先到先得!

立即搶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