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汽車業警鐘大響 中國限制關鍵礦物出口引發供應鏈危機
路透社報道,隨著中國對稀土合金、混合物及磁鐵出口限制升級,全球汽車製造商繼美國同行後,亦紛紛發出警告,指若中國出口限制持續,將可能導致生產延誤甚至停擺,影響整個供應鏈的運作。德國汽車廠商成為最新發聲者,強調中國的出口限制已威脅到生產線運作,並可能動搖當地經濟。早前印度一家電動車製造商亦有類似投訴。
中國今年四月決定暫停多種關鍵礦物及磁鐵出口,令全球汽車、航空、半導體及軍工等產業供應鏈大受衝擊。此舉凸顯中國在關鍵礦物工業的主導地位,亦被視為中國在與美國貿易戰中的籌碼。
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嘗試透過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高額關稅,重新定義兩國的貿易關係,期望縮減貿易逆差並促進本土製造業復興。儘管特朗普曾對中國貨品加徵高達145%的關稅,但因市場反彈而有所收斂。中國則以自身在供應鏈上的優勢回應,試圖迫使特朗普放軟態度。兩國領導人習近平與特朗普預計本週將會晤,出口禁令勢必成為討論重點。
中國政府目前在擬定新的出口監管制度,導致包括汽車、無人機、機械人及導彈組件等所需的磁鐵貨運在多個中國港口停擺。新制度一旦實施,可能永遠封鎖部分公司,特別是美國軍工承包商的供應。
此禁令引發全球企業及政府高度焦慮,從東京到華盛頓的官員正急於尋找替代方案,擔心新車及其他產品的生產將於夏末停滯。德國汽車協會主席希爾德加·穆勒(Hildegard Mueller)向路透表示:「若情況不快點改變,生產延誤甚至停產已不可避免。」
前美國能源資源助理國務卿、礦業顧問弗蘭克·范農(Frank Fannon)指出,全球供應鏈混亂並非意外,他提醒美國必須動用全政府力量,盡快確保資源供應並提升國內生產能力,「這事本應早幾年開始做。」
印度、日本及歐洲的外交官及汽車業高層正積極與北京官員會談,爭取加快稀土磁鐵出口批准。據報導,日本商務部門代表團將於六月初訪華,歐洲汽車產業大國的外交官亦已多次尋求與中國官員「緊急」會談。
印度汽車巨頭巴賈吉(Bajaj Auto)警告,若中國稀土磁鐵供應再度延誤,將「嚴重影響」電動車生產,正籌劃在未來兩至三週內組織汽車業高層訪華。
五月時,代表通用汽車、豐田、大眾、現代等主要車廠的汽車創新聯盟亦向美國政府發出聯名信,表達相似憂慮。信中強調,若無法可靠取得稀土元素及磁鐵,汽車零件如自動變速器、節氣門、發電機、多種馬達、傳感器、安全帶、喇叭、燈具、動力轉向及攝影機等關鍵組件將無法生產。
—
評論與啟示:
這場由中國發起的稀土礦產出口禁令,不單是產業供應鏈的短期問題,更揭示了全球經濟對中國在關鍵礦物資源控制的深層依賴。從這事件可見,現代高科技及製造業的供應鏈極度集中和脆弱,尤其是在關鍵資源領域,缺乏多元化供應風險極大。
對於美國及其他依賴進口稀土的國家來說,這是警鐘亦是機會。美國前官員的呼籲反映了美國需加快國內資源開發和替代材料研發的迫切性。長遠而言,建立更具韌性的全球供應鏈架構及推動稀土回收技術,將成為減少對中國依賴的關鍵策略。
此外,這事件亦凸顯國際政治與經濟的深度交織,中美貿易戰不單是關稅的較量,更是供應鏈掌控權的爭奪。未來國際企業必須更加注重供應鏈風險管理,政府層面亦需制定政策支持關鍵產業的自主可控能力。
總括來說,中國的出口限制是全球供應鏈重構的催化劑,提醒各國及企業重新思考全球化的脆弱點,並積極尋找多元化及本地化的解決方案。這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國家安全與戰略自主的重要課題。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