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晶片戰略有機會破解特朗普關稅陷阱
隨住特朗普揚言要對中國及東南亞國家加推「對等關稅」,指控佢哋幫中國繞過美國制裁,全球晶片戰爭又進入新一章。不過,當華盛頓仍然堅持舊有科技霸權思維,中國其實已經悄悄改寫咗遊戲規則。
碎片化先係重點
唔好再講咩「國家冠軍」啦,中國半導體生態系統唔係靠整合,而係靠碎片化。半導體晶片係電腦、AI伺服器、電動車、手機同大部分電子產品嘅心臟。中國冇得靠一間Intel或者Nvidia,而係建立咗一個由Loongson、華為、阿里巴巴T-Head等國產晶片企業激烈競爭嘅戰場。
呢啲公司之間唔協調,而係喺國家設計嘅結構下互相競爭,生存條件就係要同國家戰略一致、政策配合同表現得到認可。
混亂背後有邏輯
對外人嚟講,中國晶片戰略好似亂晒籠——廠商多、架構又唔同、產品重疊,好似效率低下。但其實呢種碎片化係有意為之。面對美國不斷加強「科技圍堵」,中國選擇咗「科技自主」路線。
中國唔係追求盈利、市場份額或者效率,而係將冗餘設計進入系統。Loongson提供安全桌面同國家伺服器CPU,T-Head晶片就喺「雙11」呢啲全國性活動支撐阿里雲。華為Ascend處理器而家訓練大型AI模型,取代咗被美國禁運嘅NVIDIA H100。Loongson晶片仲用喺北斗衛星同天宮太空站,證明佢地係地面AI到太空任務都得。
每間公司都有明確定位,要過晒國家嘅制度閘口:29號文件採購規則、自主創新認證、同大基金投資審查。最後,形成咗一個去中心化、由政治主導、唔怕單點失效嘅晶片生態圈。
特朗普關稅今次未必中招
特朗普加關稅嘅邏輯係覺得中國仲係靠外國技術同全球供應鏈。但呢個想法已經過時。自2018年起,北京已經強化自己嘅技術基礎。2024年,Loongson出咗一萬部3A5000電腦俾河南學校,證明國產晶片已經準備好大規模應用。T-Head Yitian 710晶片已經支撐高負載電商同雲端AI。華為Ascend 910C而家俾百度、科大訊飛用,呢啲以前靠美國硬件先做到。
呢啲部署唔係吹水,而係實際運行緊。中國科技企業唔再想稱霸全球市場,而係建立主權基礎設施。
抗逆力大於效率
美國創新成效講季度盈利、市場佔有率、投資者信心。風險投資推動快速創新,但生態系統反而對供應鏈同地緣政治衝擊好脆弱。
中國玩法唔同,創新要睇戰略契合度同制度信任。國家唔會問「呢粒晶片贏唔贏Intel?」而係問「呢粒晶片可唔可以安全咁運行國產系統,唔怕外國制裁?」中國唔係追最尖端技術,而係做啱自己國家安全標準、可以自給自足嘅方案。表現重要,但抗逆力更緊要。
所以,中國唔係同全球爭霸,而係追求「科技自主」,寧願放眼百年大計,而唔係只睇季度數字。
創新地緣政治新格局
全球供應鏈分裂之下,中國晶片戰略變成分散自主模式。無論LoongArch、ARM、RISC-V、x86,無一個架構係不可或缺,無一間公司大到不能倒。分散風險,令美國制裁再難一擊致命。
特朗普第二任期策略可能會失效,因為佢假設中國技術生態仍然脆弱、靠外部,但碎片化令佢更有韌性,可以吸收衝擊,自我修復。當美國守緊大門,中國已經開緊地道。
碎片化成為戰略
中國晶片行業碎片化唔係低效,而係產業戰略。確保無論出口禁令、法律挑戰定外國禁運,都唔會令系統癱瘓。企業要爭取國家認可,唔單止係做晶片,更係建設同國家長遠目標一致嘅可信基建。呢種模式唔係為咗贏下一個產品周期,而係贏科技自主嘅長期戰爭。
審慎策略,選擇性合作
澳洲因為國家安全拒絕咗華為5G等中國平台,但中國科技碎片化,反而令應對方式要更細緻。有啲中國開發嘅系統,例如開源RISC-V處理器或者AI模型,反而可以低風險選擇性合作。問題唔再係「揀邊邊」,而係點樣喺一個分裂生態之中,靠抗逆力而唔係盲目站隊去制定政策。
即使喺疑慮同分裂時代,地緣戰略專家Philipp Ivanov都講,對澳洲嚟講,策略靈活可能比全面排斥更有價值。
編輯評論:中國碎片化戰略——新型科技自主的啟示
中國半導體戰略最大嘅啟示,就係「碎片化」唔等於混亂,而係一種極具前瞻性的國家級風險管理。傳統西方觀點往往認為產業集中、規模效益先至係競爭優勢,但中國將「多元競爭」結合國家政策,令每一個技術路線、每一間企業都成為生態圈嘅一部份,彼此冗餘、互補,抗壓力極強。
對香港同亞洲地區嚟講,呢種戰略值得深思:當全球供應鏈愈來愈不穩,單靠一間大廠、單一技術,反而更易受制裁或突發事件拖垮。中國模式反映出,長遠科技自主唔係靠「贏在起跑線」,而係靠「唔怕跌倒、跌低再起」。碎片化其實係一種「分散風險」的智慧,甚至可以話係中國式「科技韌性」。
不過,呢種戰略都帶來新挑戰。例如,碎片化會唔會令創新資源分散,長遠拖慢技術突破?國家主導下,市場競爭機制又點樣平衡?而對外國而言,如何在「選擇性接觸」與「國安防線」之間取捨,將會係未來科技地緣政治嘅關鍵。
總結嚟講,中國晶片戰略唔止係美國制裁下嘅應急方案,更係一場深謀遠慮嘅科技長征。對全球任何國家或地區,面對科技冷戰新格局,最重要或許唔係「跟邊個大佬」,而係學識點樣「自保」同「靈活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