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巨頭搶購Nvidia H20 AI晶片 應對美國出口禁令
中國一眾科技龍頭企業,包括字節跳動、阿里巴巴(港股代號:9988)同騰訊(港股代號:0700),據《日經亞洲》報導,早已提前囤積接近一百萬枚Nvidia(NASDAQ:NVDA)的H20人工智能晶片,總值超過120億美金。佢哋趕在4月美國政府加強出口限制生效前,爭取一整年AI運算力供應。
H20晶片屬Nvidia為切合美國出口規管專門縮水嘅高效能H100版本,主要用於AI推理計算。由於中國AI應用爆炸式增長,例如已成功接入騰訊微信的DeepSeek等應用推動下,整體市場對高性能AI運算需求不斷飆升。
有消息稱,字節跳動係今次搶貨行動嘅主力,搶先落訂,多達數十億美元的H20晶片趕及禁令生效前運抵內地。禁令開始後,Nvidia預計本季度相關限制將影響公司收入多達55億美元。
隨著美國加強晶片出口管制,中國本土企業即時向國產選擇迅速轉向,例如華為的昇騰(Ascend)AI晶片已成為熱門方案。部分大企業仲不排除以設立海外子公司等變陣方式,繼續追獲尖端AI硬件技術。
今次中國科技業搶購潮凸顯中美科技冷戰持續升溫,亦反映了內地大型科企對AI算力的強烈飢渴及戰略焦慮。爭奪半導體供應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新戰場,而AI晶片現時無疑成為競爭焦點。
編輯評論:中美晶片冷戰下的中場戰役,香港企業如何自處?
今次中國科技企業大舉囤積Nvidia H20,反映中美科技戰已進入「戰略儲備」新階段,正如90年代權力競賽講究石油儲備一樣,今日的競爭重心已完全換轉去AI算力上。美國透過晶片出口禁令,嘗試拖慢中國AI技術冒起速度,無疑令本地科技產業(尤其是發展AI應用的中小企)承受巨大外部風險。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國產晶片雖然逐步追近,但暫時與Nvidia技術仍有明顯差距。未來一年內,這批H20囤貨等於為中國AI巨頭爭取寶貴「窗口期」,等同緩衝國產化的過渡期。但持久下去,中國必然會投入更多資源培育自己的芯片產業鏈。
對香港科技創業圈而言,面對國際政經變局,只靠寄望單一來源(無論是美國AI芯片或者內地平台)風險極高。反思點係:如何保障自身項目運算力的多元來源、建立跨境採購同技術合作網絡、甚至預判國際政策走勢,這些已成為坪地創科新常態下必須考慮的底線工程。
最後,AI晶片戰事不單是國家層面大局博弈,對區內每一個從事AI應用的初創、中小企一樣有切身影響。香港企業更要善用地緣優勢,在政策灰色地帶搶佔AI創新先機,開創屬於亞洲的新一輪科技黃金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