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政府終止中港低價免稅貨物優惠 電商平台及非法貨品或受影響
美國華盛頓及洛杉磯消息——特朗普政府於周五終止對中國及香港低價貨物的免稅待遇,取消了「de minimis」(低價豁免)政策。該政策過往為Shein、Temu等電商平台提供便利,同時亦被芬太尼及其他非法貨品走私者利用。
這項措施恢復了特朗普總統今年二月簽署的行政命令,當時因缺乏對低於800美元貨物的篩查程序,導致機場陷入混亂、數以百萬計的包裹堆積而迅速暫停。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發言人表示,雖然面臨龐大任務,但已做好準備執行特朗普對中國小額貨物徵收關稅的命令。
發言人強調:「我們已準備好加強包裹篩查,並有效執行行政命令,結束對中國的低價豁免待遇。」他並稱,新措施不會影響機場及入境口岸的乘客等待時間。
根據CBP最新指引,來自中國及香港的貨物,不論價值多少,均須繳納特朗普新加徵的145%關稅及其他既有關稅,智能手機等產品則於上月獲排除。這些貨物大多由FedEx、UPS或DHL等快遞公司處理,因為它們擁有自己的貨運設施。
至於郵政服務寄送的、價值不超過800美元的貨物,則適用不同規定,需繳納貨物價值120%的稅款,或每件包裹100美元的固定稅額,6月起固定稅額將增至200美元。
稅款由航空及船運公司負責徵收 物流流程充滿挑戰
美國郵政署表示不會參與稅款徵收。郵政署發言人稱,航空公司及船運營運商須與寄件方及中國郵政合作,支付進口稅並出示繳稅證明,方可將貨物運出中國或香港。
儘管「de minimis」一詞源自拉丁語,意指「微不足道」,但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2024年從中國寄往美國的低價貨物估計達51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七大自中國進口貨品類別,僅次於電子遊戲機,但超過顯示器。
物流業界擔心包裹堆積再現,且質疑航空公司是否已準備好處理來自中國郵政及香港郵政的關稅徵收工作。國際郵件發送者諮詢小組(IMAG)執行董事Kate Muth表示:「我們同樣擔憂可能出現的瓶頸。」IMAG會員包括Amazon、eBay及UPS、FedEx和DHL的子公司。
結束低價豁免及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關稅,勢必打擊國際航空貨運量。來自亞洲的低價包裹約佔美國空運貨物總量三分之一,貿易及運輸集團估計,今年此類貨運量或將下降75%。
悉尼貿易及運輸集團董事總經理Frederic Horst指出,去年國際航空貨運增長12.3%,今年可能跌至-0.1%至0.7%,因中美間貨運停滯及全球經濟疲弱。「未來一兩周有大量航班取消。」Cirrus Global Advisors創辦人Derek Lossing亦表示,截至5月2日當周,貨運航班已減少約10%,美國對中國的高關稅或是其中原因。
正式報關規定暫緩 保障執行難度仍存
CBP後期調整指引,取消了原本要求所有價值超過250美元、需繳納懲罰性關稅貨物必須正式報關的規定。正式報關一般適用於大型集裝箱貨物,需提供詳細關稅編碼、提前電子申報、收件人稅號(有時需社會安全號碼)及保證金。
該規定若實施,將使特朗普對多國加徵關稅的執行變得極為繁複,增加物流業者的行政負擔。暫緩後,貨值不超過2500美元的貨物可採用非正式報關程序,且無需提供收件人稅務資訊。
Rethink Trade董事Lori Wallach表示,使用非正式報關會加大包裹篩查難度。特朗普終止低價豁免,主要因為該豁免被用於大量未經篩查的芬太尼前體化學品走私,路透社曾有相關調查報道。
Lossing指出,CBP執法力度將決定新政策的執行成效。若嚴格依據申報價值檢查,可能每天需檢查超過一萬件貨物,局面或迅速陷入混亂。
評論與啟示
這項取消「de minimis」低價免稅政策,表面上是為了打擊芬太尼等毒品走私,確保國家安全,無可厚非。然而,政策的實施細節與執法效率直接影響跨境電商及國際物流的正常運作。特朗普政府的高關稅和嚴格檢查,無疑為電商巨頭Shein、Temu等加添成本與運營壓力,或將改變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促使部分需求轉向國內或其他低關稅地區。
另一方面,航空貨運量的急劇下降,亦反映出貿易政策與全球物流鏈的脆弱性。現代供應鏈高度依賴快速且成本低廉的跨境包裹運輸,政策變動所帶來的阻礙,不僅影響企業利潤,更可能推高消費品價格,削弱消費者購買力。
此外,CBP在包裹篩查與關稅徵收方面的能力與資源配置將成為關鍵。若執法過於嚴苛或程序繁複,將造成機場及物流中心的擁堵,反而加劇供應鏈不穩定,影響整體經濟。相反,若執法不力,則無法達到遏止非法貨品流入的目的。
總括而言,這項政策反映出美國在安全與貿易便利間的掙扎。未來政策制定者需在保障國家安全、支持經濟發展與促進國際貿易便利間尋找更精細的平衡點,否則將面臨「兩難」局面,影響全球供應鏈的穩定與持續成長。對香港及國際市場而言,這亦提醒我們要密切關注美中貿易政策的動向,及早調整策略以減低風險。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