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五月鐵礦石進口量不及預期 下跌4.9%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周一公布的數據,中國五月份鐵礦石進口量為9,813萬公噸,較四月份的1億314萬公噸下降4.9%,未達分析師預期的超過1億公噸。與去年五月的1億203萬公噸相比,亦有所減少。這反映出鋼廠在面對季節性鋼材消費放緩的情況下,對海運鐵礦石的採購態度趨於謹慎。
部分鋼廠選擇從供應充裕且價格較低的港口採購貨物,亦是五月份進口量低於預期的原因之一。隨著進口量降低,港口庫存於五月底下降2.8%至1億3,300萬公噸,為2024年二月以來的新低。顧問公司Mysteel的高級分析師余先生指出,由於五一假期的影響,一些船隻提前完成通關程序,令五月進口數據偏低,而四月則相對偏高。
中國期貨經紀公司分析師楚新立表示:「儘管五月進口量低於預期,但由於鋼廠在港口庫存下降的背景下進行補貨,進口量仍保持在相對較高水平。」
2025年前五個月,中國鐵礦石進口總量為4億8,641萬公噸,同比下降5.2%。
鋼材出口攀升至七個月高位
五月份,中國鋼材出口量達到1,058萬公噸,較四月上升1.15%,同比增長9.87%,連續三個月出口量超過1,000萬公噸,創七個月以來新高。分析師指出,市場擔心關稅上調會打擊需求,促使鋼廠提前出貨,推動出口量上升。
今年前五個月,中國鋼材出口總量達4,847萬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8.9%,創歷史同期新高。
相反,鋼材進口在五月份同比下降24.5%至48.1萬公噸,前五個月累計進口量為255萬公噸,同比減少16.1%。
—
編輯評論與深入分析
中國五月鐵礦石進口量下滑,顯示出鋼鐵行業在季節性需求減弱及成本壓力下的調整態勢。鋼廠選擇從價格較低且供應充足的港口採購,反映出市場對價格敏感度提升,同時也揭示了供應鏈靈活性的增強。港口庫存下降至數月來最低點,則可能為後市補貨提供空間,顯示市場仍有一定的需求韌性。
另一方面,鋼材出口連續三個月突破1,000萬公噸大關,創近年新高,顯示中國鋼鐵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依然強勁。這種出口增長部分來自於對未來關稅調整的預期,鋼廠提前出貨以迴避潛在風險,這種策略性行為可能會在短期內推高出口數據,但也可能導致後續出口增速放緩。
整體而言,中國鋼鐵行業正處於需求結構調整與市場環境變化的關鍵期。進口下降與出口上升的雙重趨勢,反映出國內需求趨緩與外部市場機遇的並存。未來鋼鐵行業如何在控制成本、穩定供應及拓展海外市場間取得平衡,將是值得持續關注的焦點。對於投資者而言,理解這些動態不僅有助於把握行業周期,亦能洞悉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深層次變化。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