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ley Black & Decker調整價格以應對關稅影響
Stanley Black & Decker公司近日宣布,為了減輕關稅帶來的影響,他們將進一步調整產品價格,同時改進供應鏈結構,以符合美墨加協議(USMCA)的規定,並減少在中國的製造業務。
價格調整與供應鏈改進
Stanley Black & Decker於4月30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該公司已於4月在美國零售市場上提高了產品價格,漲幅達到高個位數,並計劃於夏季再次進行價格上調。該公司工具與戶外部門的首席運營官Christopher Nelson表示,這些價格調整旨在應對不斷變化的貿易環境。
除了價格策略外,公司還計劃通過利用北美地區的供應鏈資源,尤其是墨西哥,來降低從中國進口商品的成本。Nelson指出,目前約15%的美國供應鏈仍依賴中國,但公司目標是在2027年前結束這一依賴。
與美國政府的貿易談判
Stanley Black & Decker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Donald Allan表示,公司正在與美國政府就關稅問題進行積極對話,並計劃在未來1至2年內加速供應鏈調整。他強調,即使中國的關稅水平下降,公司仍會優先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目前,該公司不到三分之一來自墨西哥的供應鏈產品能夠通過USMCA協議免稅進入美國。為了提高合規性,公司計劃將部分雙來源SKU從中國轉移到墨西哥。
財務表現與策略成效
Stanley Black & Decker在第一季度的收入為37億美元,同比下降3%,但淨收益達到904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950萬美元增長了近四倍。毛利率也有所改善,達到29.9%,這得益於公司自2022年啟動的成本節約和增長轉型策略。
此外,該公司於2024年4月完成了附件工具業務的出售,獲得了7.6億美元現金收入,這筆交易並未反映在去年同期的財報中。
編輯評論與啟示
Stanley Black & Decker的策略反映出在全球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企業如何平衡成本控制與市場競爭力。提高產品價格雖然能短期內緩解關稅壓力,但對於消費者需求的潛在影響仍需密切關注。同時,供應鏈的地理多元化是應對貿易風險的重要手段,但轉移生產基地需要時間和資金投入,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可能難以複製。
這一案例也為香港企業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鑑的參考:在面對國際貿易政策變化時,如何靈活調整供應鏈和定價策略以保持競爭力。同時,香港作為亞洲的貿易樞紐,亦應積極探索如何在新的貿易環境下發揮區域優勢,吸引更多跨國企業將供應鏈資源轉移至本地或鄰近地區。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