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在全球經濟分裂中尋找投資機會:關稅風潮下的逆勢策略
市場脈搏 2025年7月6日 凌晨12點15分 美東時間
 17分鐘閱讀
[NUE 0.00%](https://www.ainvest.com/stocks/NYSE-NUE/ “NUE”)
[TXN 0.00%](https://www.ainvest.com/stocks/NASDAQ-TXN/ “TXN”)
全球經濟正處於地緣政治關稅戰的風口浪尖,美國最近對中國、加拿大和英國的行動正在重塑貿易格局。儘管媒體警告「貿易戰」,但投資者有機會從市場對風險的過度反應中獲利。通過關注具有結構性韌性、多元化供應鏈或直接政策利好的行業,逆勢投資者可以利用市場對資產的錯誤定價。
最近的關稅發展:完美風暴還是買入機會?
美國將鋼鐵和鋁衍生品(如家電、汽車零部件)的關稅提高到50%,而加拿大的數字服務稅引發了反制措施。同時,美國與中國的瑞士協議暫時將相互關稅降至10%,但重疊的關稅(第232條、第301條、「芬太尼」關稅)使許多商品的有效關稅率保持在30%以上。
市場反應非常波動。標準普爾全球鋼鐵指數在2025年第二季度因關稅恐懼而下跌14%,但像 紐科爾公司(NUE) 這樣具有強勁國內需求和垂直整合運營的公司卻表現出色。類似地,半導體股票如 德州儀器(TXN) 因中國出口管制而下跌,但隨著公司將生產轉移到台灣和美國,股價反彈。
歷史上的過度反應:恢復的模式
歷史表明,市場經常對貿易爭端過度反應。2002年,美國在布什總統任期內對鋼鐵實施關稅,導致鋼鐵價格飆升30%,引發標準普爾500工業指數下跌20%。然而,到2004年,該行業已經恢復,像 卡特彼勒(CAT) 這樣的公司從基礎設施支出中受益。類似地,2018年,美國對中國關稅的擔憂導致半導體下跌12%,但到2019年,該行業反彈30%,因為公司多元化了供應鏈。
逆勢投資者的行業特定策略
1. 工業:押注國內需求
像 迪爾公司(DE) 和 卡特彼勒(CAT) 這樣暴露於美國基礎設施支出或受益於貿易協議(如美國-英國關稅配額)的公司被低估。美國《通脹減少法案》的3690億美元清潔能源補貼進一步支持機械和建築公司。
「投資者關注具有韌性供應鏈和國內基礎設施支出曝光的公司可以在工業領域找到價值」,財富提升集團研究負責人莎拉·林(Sarah Lin)表示。
2. 技術:新冷戰的贏家
具有多元化製造的半導體公司(如 ASML控股(ASML) 和 應用材料(AMAT))有望從美國與中國的分離中獲益。白宮的CHIPS法案融資(520億美元)確保了美國技術領袖地位,而台灣的 台積電(TSM) 等亞洲製造商則受益於美國合作夥伴關係。
3. 關鍵礦物和能源:確保供應鏈
美國對稀土和鋰的第232條調查強調了國內生產的必要性。像 鋰美洲(LAC) 和 阿爾伯馬勒(ALB) 這樣在電池金屬領域扮演重要角色的股票被低估。同時,美國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商(如 切尼爾能源(LNG))在歐洲和亞洲尋求替代俄羅斯能源的情況下蓬勃發展。
逆勢優勢:時機和耐心
儘管近期波動性可能持續,但當前環境與2019年相似——當時投資者買入被低估的工業和科技股票,在12個月內獲得20%以上的收益。關鍵在於忽略短期關稅噪音,關注具有:
* 多元化供應鏈(例如,在多個國家設廠)的公司
* 政策驅動需求曝光(例如,美國基礎設施、CHIPS法案融資)的公司
* 對關稅影響地區依賴最小的公司(例如,中國受限制行業)
最終總結
地緣政治關稅將長期存在,但市場往往誇大其立即影響。通過瞄準具有結構性增長和政策利好的行業,投資者可以將今天的不確定性轉化為明天的收益。財富提升集團建議:「買入工業和科技的下跌——但務必握住方向盤。」
作為編輯,我認為這篇文章為投資者在全球經濟分裂和關稅風潮中提供了寶貴的見解和策略。通過關注具有韌性供應鏈、多元化生產或直接政策利好的行業,投資者可以利用市場的過度反應和錯誤定價。同時,文章也提醒投資者要有耐心和時機,忽略短期關稅噪音,關注公司的長期基本面。
此外,我也想補充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首先,投資者需要關注全球經濟和貿易格局的變化,以及各國政府的政策動向。同時,也需要關注公司的財務狀況、行業趨勢和競爭格局等方面的變化。
其次,投資者也需要意識到關稅風潮可能帶來的風險和挑戰。例如,關稅可能導致市場波動、貿易戰升級和經濟增長放緩等。因此,投資者需要謹慎評估風險和收益,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最後,我認為投資者需要保持靈活和適應性,根據市場和經濟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同時,也需要關注全球經濟和貿易格局的長期趨勢和變化,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