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電子製造服務業者在貿易戰中受益
PETALING JAYA:本地的電子製造服務(EMS)業者在持續的美中貿易戰中依然處於有利位置。分析師指出,最近宣布的對全球其他地區的全面關稅進一步強化了馬來西亞作為製造基地的吸引力,相較於中國更具優勢。
馬來亞銀行投資研究(Maybank IB)表示,最近對檳城EMS和金屬製造商的訪問提供了深刻的見解。該研究機構指出,儘管關稅發展持續,當地的情緒仍然大致上是「業務如常」。
「一些EMS業者似乎在當前的逆風中處於有利位置,而與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capex)相關的業務可能面臨短期挑戰。」該研究機構在昨日的一份報告中表示。
馬來亞銀行投資研究表示,預期本地的EMS和金屬製造商將在關稅實施前提前生產。這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全球其他地區的全面關稅之前已經顯現。
然而,隨著全球其他地區現在也面臨類似的關稅(不包括中國),該研究機構訪問的多數公司形容當前環境為「業務如常」。
「關於關稅吸收的擔憂被認為已基本解決,預計大多數客戶將承擔成本,儘管部分成本分擔仍有可能。」馬來亞銀行投資研究指出。
即便如此,該研究所強調,企業指出新產品的生產可能會下降,特別是那些被美中關稅波及或因全球資本支出週期延遲的產品。
「在我們看來,儘管短期收益仍由現有業務支持,但新產品推出和全球資本支出計劃的放緩可能會限制短期增長。」馬來亞銀行投資研究表示。
該研究機構補充指出,儘管全球跨國公司因關稅不確定性採取觀望態度,但當地企業對持續的中國+1多元化趨勢表示樂觀,並現在指出越南+1策略的出現。
「這是因為越南在最初階段面臨東盟同行中最高的關稅率,這對該地區運營的客戶提出了警告。」馬來亞銀行投資研究表示。
儘管背景不確定,該研究所指出,令人鼓舞的是,幾家公司在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中也指出新客戶的積極進展,這表明儘管短期內謹慎,長期來看仍有順風。
編輯評論
這篇文章揭示了馬來西亞在美中貿易戰中的潛在受益者角色。隨著全球供應鏈的重組,馬來西亞的電子製造服務業者有機會成為替代製造基地,這對於該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我們也必須注意到,這種機會並非沒有挑戰。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的波動以及新產品推出的減少,可能會對短期增長帶來壓力。此外,越南等國家的競爭也將影響馬來西亞在這一領域的定位。未來,馬來西亞需要加強其製造業基礎設施和政策支持,以便在這場貿易戰中持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