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將美國iPhone生產轉移至印度
蘋果公司正在加速將面向美國市場的iPhone生產從中國轉移到印度,以應對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日益增加的關稅壓力,這可能在本季度增加高達9億美元的成本。蘋果CEO蒂姆·庫克確認,於6月份季度,大部分在美國銷售的iPhone將在印度製造,而越南將為美國市場供應大部分iPad、Mac、Apple Watch和AirPods。這一舉措旨在緩解關稅壓力並保持競爭力的價格,儘管印度的生產成本比中國高出5-8%,這可能導致美國價格的輕微上漲。儘管進行了轉變,蘋果仍將在中國保持重要的生產基地以供應非美國市場。由於消費者在預期價格上漲前搶購設備,這一變化引發了美國銷售的激增。蘋果在中國也面臨挑戰,銷售下滑且面臨來自本地品牌的競爭。
關鍵點
* 蘋果正在加強國內芯片生產,並計劃從美國工廠訂購190億顆芯片,作為其減少供應鏈風險和關稅影響的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
* 蘋果將美國市場iPhone生產轉移到印度的舉措得到了供應商富士康和塔塔的支持,據報導這兩家公司正在洽談擴大其製造角色。
* 根據標普全球數據,2025年3月,97.6%的蘋果印度iPhone出口目的地為美國,反映出出口量激增219%,公司此舉是為了提前應對更高的關稅。
* iPhone 16e的推出,一款功能有限的低端型號,促成了銷售激增,因為消費者趕在關稅上調前購買。
* CFRA研究的安吉洛·齊諾預測,蘋果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努力將印度iPhone產能翻倍,以進一步緩解未來的中美緊張局勢,但預計蘋果將在中國保持重要的存在,因為其15%的銷售仍在該國。
評論
蘋果將美國市場的iPhone生產轉移至印度,反映出其在全球供應鏈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中的戰略調整。這一舉措不僅是為了應對美中之間的貿易摩擦和關稅問題,更是蘋果在全球市場中尋求多元化供應鏈的長期策略。儘管印度的生產成本較高,但蘋果顯然願意承擔這一代價,以換取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優勢。然而,這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供應鏈的多元化是否會帶來新的挑戰,比如印度本地的生產能力和基礎設施是否能夠滿足蘋果的高標準要求。此外,蘋果在中國仍然保持著重要的市場份額,這意味著在短期內,蘋果不太可能完全脫離中國市場,而是會在多個市場之間尋求平衡。這一策略的成功與否,將取決於蘋果如何在全球供應鏈中靈活應對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