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掣的威脅是真實的:科技業內人士對全球人工智能競賽表示擔憂
關稅和對芯片及計算基礎設施的新關稅威脅可能會挫敗美國的雄心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全球關稅制度正在危害他鼓勵國內芯片生產的雄心,同時阻礙美國在開發世界頂尖人工智能競賽中的目標。
包括科技高管、供應鏈專家和分析師在內的業界人士表示,美國總統日益升級的貿易戰可能會阻礙美國計算能力的擴展。這是因為這些措施可能會提高在美國建造半導體製造廠和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成本。
科技業的擔憂是,強制將芯片和電子製造業更多地轉移到國內的努力可能會對OpenAI、Google和Microsoft等公司造成意外影響,這些公司正尋求在構建先進AI方面超越中國的對手。
“特朗普關稅引起的經濟不確定性可能成為美國AI霸權的最大障礙,”顧問公司SemiAnalysis的Sravan Kundojjala說。
大型科技集團,包括Microsoft、Google、Amazon和Meta,已承諾僅在2025年就投資3000億美元(約2634億歐元)於支持AI的計算基礎設施。
其他項目,例如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TSMC)承諾投入1000億美元以提高美國的芯片製造能力,將有助於支持這些雄心。
業界人士警告說,隨著關稅對大型AI計算項目的複雜全球供應鏈造成影響,這些努力面臨不確定性和中斷。
“我更擔心的是某個數據中心中的單個組件可能會因為某些海外供應商正在決定他們的業務而受到延遲,”參與OpenAI、SoftBank和Oracle領導的5000億美元(約4400億歐元)數據中心項目Stargate開發的人士說。
“這些是相當複雜的建設,可能因為風扇的開關而被延遲。”
半導體及相關芯片製造設備、材料和組件已被美國總統暫停的“互惠”關稅豁免,這些關稅是針對數十個美國貿易夥伴宣布的。
但分析師表示,仍然存在的關稅制度,包括對中國商品徵收145%的關稅,仍會推高在美國建造製造廠和AI數據中心的建設和融資成本。
研究全球供應鏈的研究小組Altana表示,僅中國關稅就意味著美國數據中心開發商面臨每年超過110億美元的成本增加。
美國最近宣布正在調查進口半導體及大量相關芯片製造設備、材料和組件的國家安全影響,因為它試圖迫使公司將先進AI相關硬件的生產轉移到美國。
這項被稱為232條款調查的程序可能需要長達270天才能完成,可能會對行業提出更繁重的要求。特朗普已經援引232條款權力對鋼鐵、鋁和汽車行業徵收25%的關稅。
特朗普在週日的一個社交媒體帖子中寫道:“沒有人能‘逃過一劫’”,並補充說他的政府將“看看半導體和整個電子供應鏈”。
然而,分析師表示,對半導體進口徵收新關稅將面臨困難,因為大多數芯片作為已集成到其他產品中的組件進入美國,例如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或AI數據中心使用的圖形處理單元。
這包括Nvidia最先進的GPU(圖形處理單元),這些GPU被Amazon和Microsoft等雲服務提供商用於訓練和運行包括OpenAI、Google和Elon Musk的Grok在內的公司的大型語言模型。
供應鏈數據分析平台Z2Data的首席執行官Mohammad Ahmad表示,大多數AI GPU以服務器或服務器架的形式進入美國,這些服務器或服務器架本身是在多個國家進行多步驟的組裝。
GPU包含主要在台灣或韓國生產的芯片,但通常會被送往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進行封裝和測試。
然後這些芯片會被送回台灣或墨西哥進行印刷電路板組裝,在這裡添加新組件,然後集成到出口到美國的服務器中,用於AI數據中心。
“即使GPU本身免於關稅,如果關稅仍適用於組件,你仍然會在美國受到巨大的成本打擊,”Ahmad說。“產品類別的數量非常龐大,最小的組件可以使你的供應鏈崩潰。”
SemiAnalysis的Kundojjala指出,即使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對芯片製造領導者台灣的進口徵收32%的關稅,半導體在美國的生產仍然會更昂貴,因為關稅推高了關鍵工具和材料的價格。
“美國在重建內部製造能力方面自掣的威脅是真實的,”他說。“在美國以外建造製造能力會更便宜,而擁有最高美國製造份額的公司將損失最大。”
一家為Amazon供應的台灣芯片設計公司的高管表示,如果對該行業徵收高額關稅,他公司的美國客戶將不得不在未來多年吸收成本。
“Amazon的第一反應是去找他們的供應商,說‘你們在台灣生產這個,這給我創造了額外的成本,所以降低你的價格’,”這位高管說。
“[Amazon]不會要求我們在美國製造芯片,因為建造能力和產品需要多年,”這位人士補充道。“但我們不會降低價格: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們將被美國政府搞砸,因為我們會阻礙他們強迫人們在美國製造所有芯片的政策。”
位於華盛頓的新美國安全中心的高級研究員Geoffrey Gertz表示,特朗普政府仍有能力通過232條款調查後採取“更廣泛的潛在工具包,利用政府採購政策、稅法變更和其他貿易或非貿易政策來調整這些進口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來應對AI行業的風險。
他補充說:“問題是這個過程是否會迅速結束,對芯片徵收25%的關稅,或者這是否會是一個更具創意的政策過程,考慮更廣泛的潛在結果。”
評論:這篇文章揭示了美國在全球人工智能競賽中的困境,特別是在關稅政策影響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旨在促進國內製造,但卻可能意外地抑制了美國在AI領域的競爭力。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展示了政策制定者在平衡國內製造業增長與全球競爭力時所面臨的挑戰。這種情況強調了全球供應鏈的複雜性以及政策對科技行業的深遠影響。未來,美國需要在政策制定中更加謹慎,以避免阻礙自身的技術進步,並確保在全球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