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貿戰風雲】美國經濟內幕:關稅推高價格 庫存急速下跌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立即升級 🔗

深入美國經濟:更多商品價格因關稅上漲,庫存下降

最近的通脹數據比預期更高,Nike在週四的財報中警告,由於關稅,價格將會上漲。根據ITS物流的數據,在美國零售和製造業的分銷鏈中,庫存開始重新標價,價格上漲幅度在8%-15%之間,包括服裝和消費品。鞋類行業預計價格將上漲6%到10%。

在美國經濟的表面,價格在上漲。政府週五發布的最新通脹數據顯示漲幅超過預測。週四,Nike表示因關稅影響,損失了10億美元,而價格上漲尚未實施。

在美國經濟的內部,管理庫存的分銷網絡中,由於貿易戰,整體商品數量減少,但更多商品的標價正在上漲。

ITS物流的分銷和履行總裁Ryan Martin表示:「我們現在看到多個客戶在提高價格。」

Martin表示,雖然商品的價格標籤是在製造商處放置的,但過去一個月他的公司已開始重新標價「數百萬件產品」,包括在倉庫中準備最終交付或立即運輸到商店的服裝和消費品。

根據產品的不同,價格上漲幅度在8%-15%之間。

Martin說:「這正在創造額外的通脹。」他表示,電子商務中也發生了這種情況,價格變動反映在網上,而不是在產品上。

不僅是價格上漲,庫存也在減少

隨著貿易不確定性和消費者需求疲軟的擔憂,零售商和製造商客戶正在通過減少SKU數量和進口更少的SKU來管理庫存。經濟分析局報告稱,2025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縮減了0.5%。

Martin說:「整體庫存足跡更小。現在你看到的庫存是三個月的,而不是六個月。」

倉庫行業的供應鏈數據和港口越來越多的空運集裝箱表明,夏季為返校和假日購物季節而積累庫存的高峰期較為溫和。

根據物流管理者指數,倉庫庫存水平月環比下降了6%。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供應鏈管理副教授Zachary Rogers表示,將6月上半月的讀數與月末的讀數相比,庫存增長開始放緩,這表明6月初的增長是暫時的。「由於庫存在系統中移動所需的時間,我們還沒有看到運輸方面的重大變化。」Rogers說。「倉庫容量從輕微收縮轉向輕微擴張。」

整個6月的數據尚未出現,但Rogers表示,結果不太可能有任何重大變化。「我們已經足夠了解,基本上知道它們的最終結果。」他說。

Rogers解釋說,月初看到的輕微擴張與港口處理的集裝箱一致。由於關稅,美國進口商一直不願提前進行完整的海運訂單。即使在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最近暫停對中國商品加徵更高關稅的威脅後,對中國商品徵收的50%關稅對許多零售商來說仍然太高。

西海岸港口現在看到集裝箱開始到達假日的小幅增長。但根據洛杉磯港口優化器,該工具追踪運往洛杉磯和長灘港口的海洋貿易,7月進口量將比2024年7月更低。

Rogers說:「這值得注意,因為7月進入8月是我們預期看到數字上升的時候。」

在東海岸,情況有所不同。

東海岸最大的港口——紐約和新澤西港在週四發布了5月的月度集裝箱數據,顯示該港口處理了774,698個二十英尺標準箱或TEU。

紐約和新澤西港口的主任Bethann Rooney告訴CNBC:「關稅對我們的影響肯定不會像對西海岸那樣大,因為我們不像西海岸同行那樣依賴中國。我們已經看到來自歐洲、東南亞、印度和越南的貨量增加。我不預期7月會有顯著增長,但我們會看到強勁的貨量。」

Rooney補充說,從歐洲和東南亞的供應鏈重新路線的變化相對較小。「我們看到每年大約1%的變化。」她說。「累積起來有影響。但我們肯定沒有看到供應路線的巨大變化,儘管很明顯,許多受益貨主(美國公司)正在改變或多樣化其供應來源。」

空運集裝箱在港口停留時間更長

未來貨運訂單的另一個領先指標是空運集裝箱的流動。空運集裝箱貿易對保持出口流動至關重要。CNBC對空運集裝箱的分析顯示,洛杉磯和長灘港口的空運集裝箱沒有急於離開以便重新填充。

在疫情期間,空運集裝箱優先返回亞洲,以便重新填充並出口回美國。

Rogers說:「這麼多空運集裝箱仍然停留在港口也表明進口商不預期我們正常的8月-9月高峰期。」

隨著貨物進入港口,卡車運輸和倉儲將在整個第三季度在批發/分銷層面看到一些活動,這些貨物最終將在9月和10月運往零售商。但Rogers補充說:「在這個時候,似乎很不可能看到正常的高峰期。」

「即使在目前的庫存水平,我們已經有大量庫存在手,隨著仍然存在的關稅,我預計進口,特別是與製造相關的進口,將低於我們在年初預期的水平。」他說。

另一個警告信號是自6月初以來,遠東至美國西海岸的跨太平洋航線的海運費率平均值急劇下降。根據Xeneta的首席航運分析師Peter Sand的說法,平均即期運費自6月1日以來從遠東至美國西海岸下降了39%。Sand說:「跨太平洋至美國西海岸是運營商在中國出口方面的主要戰場,因此即期運費下降得更快更猛烈,因為他們在降低145%關稅後立即優先將運力帶回這一貿易。」

Sand表示,運營商在美國東海岸做同樣的事情只是時間問題,即期運費也開始急劇下降。

經濟學家密切關注這一訂單縮減。牛津經濟研究所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從進口方面來看,消費品繼續呈下降趨勢,下降了43億美元,而4月份下降了330億美元。「這部分被汽車的增長所抵消,而其他類別基本保持不變。我們預計進口將在今年內呈下降趨勢,因為有效關稅率保持高位且經濟放緩。」

Martin說:「在所有關稅談話中,猶豫不決是目前最好的決定。」他補充說:「沒有人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也不理解成本結構。在這種情況下,擁有精簡的庫存更好。」

評論

這篇文章揭示了美國經濟中因關稅導致的商品價格上漲和庫存減少的現象。隨著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企業和消費者都面臨著挑戰。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商品的價格,還影響了供應鏈的效率和庫存管理。企業需要在這種不確定性中找到平衡,以應對市場的波動。對於消費者來說,這可能意味著在未來的購物中需要更加謹慎和精打細算。整體而言,這篇文章提醒我們,全球貿易政策的變化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是深遠的,值得我們密切關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