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下近記錄新低,因通脹和關稅不確定性
美國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University of Michigan Surveys of Consumers)於周五發布的初步數據顯示,五月份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至50.8,較四月份的52.2進一步下跌,亦低於路透社調查經濟學家預期的53.4。該指數已連續五個月下跌,自2025年1月以來下跌了30%。50.8的讀數是歷史第二低,僅次於2022年6月,當時通脹率達到峰值。
消費者信心下降,主要是由於人們對未來通脹的預期上升,以及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實施的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三的消費者主動提到了關稅,較四月份的60%顯著增加。消費者繼續對經濟前景持悲觀態度。
調查主任喬安妮·許(Joanne Hsu)表示,儘管臨時削減中國關稅帶來了一些改善,但這些改善不足以改變整體局勢。消費者繼續對經濟表示憂慮。
此外,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的通脹預期升至7.3%,創下1981年4月以來的新高。長期通脹預期亦上升至4.6%。兩黨受訪者的通脹預期均有所上升。
近期,特朗普政府與中國達成臨時協議,削減關稅至90天。該協議旨在為達成長期協議爭取時間。
作為編輯,我認為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的持續下跌,反映出美國民眾對經濟前景的擔憂。通脹和關稅不確定性是消費者信心下降的主要原因。隨著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持續,消費者和企業可能會繼續持謹慎態度。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臨時削減關稅,也未能有效改善消費者信心。
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表示,央行將關注關稅引發的價格上漲。隨著經濟數據的發布,市場參與者將密切關注政策制定者的下一步行動。
綜上所述,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的下跌,凸顯了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隨著貿易政策和通脹預期的變化,市場需要謹慎應對未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