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發會:關稅增加令脆弱經濟體貿易成本上升
貿發會(Unctad)最新報告指出,新的進口關稅正在增加脆弱經濟體的貿易成本。報告題為「Sparing the Vulnerable: The Cost of New Tariff Burdens」,發現最不發達國家(LDCs)和小型島嶼發展中國家(SIDS)面臨最陡峭的關稅增加。
自2025年4月起,美國對所有進口商品實施10%的普遍關稅,額外的國家特定關稅將於7月生效。這些措施將使22個發展中國家的關稅率提高至超過25%,其中7個是最不發達國家。在某些情況下,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已超過100%。新的關稅適用於現有的貿易協議或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
最不發達國家和亞太及大洋洲的發展中國家受到的衝擊最大。4月,最不發達國家的關稅翻倍,從16%增至32%,預計7月將升至44%。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關稅從低於0.5%增至13%。不包括中國,亞太及大洋洲發展中國家的關稅目前為13%,未來可能進一步上升。
報告指出,這些受影響的經濟體僅佔美國進口的很小份額,貢獻小於0.5%的美國貿易赤字。儘管如此,他們面臨日益增長的貿易壁壘,可能減少出口機會。農業和紡織等關鍵行業尤其脆弱。
貿發會在其報告中包括國家級關稅估計和視覺數據,以幫助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關者了解影響。貿發會強調需要有針對性的政策回應,以減少不斷上升的關稅的影響,並呼籲國際合作,以防止小規模和脆弱經濟體進一步處境惡化。
貿發會表示:「我們需要政策指導,以緩解這些關稅的不利影響,並支持脆弱經濟體的發展韌性。」
作為編輯,我認為貿發會的報告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即美國的新關稅政策可能對脆弱經濟體產生深遠影響。這些經濟體本已面臨諸多挑戰,新的關稅壁壘可能進一步限制他們的出口機會,進而影響他們的經濟發展。國際社會應關注這一問題,並探討相應的政策回應,以支持這些脆弱經濟體。
此外,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引發貿易戰,進一步加劇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我們需要密切關注這一問題的發展,並探討可能的解決方案,以維護全球貿易的穩定和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貿發會的報告強調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以防止小規模和脆弱經濟體進一步處境惡化。這需要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民間社會共同努力,制定和實施支持這些經濟體的政策和措施。
總之,貿發會的報告提醒我們關注美國新關稅政策對脆弱經濟體的影響,並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支持這些經濟體。我們需要共同努力,維護全球貿易的穩定和公平,促進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