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太陽能擠壓:美國關稅威脅泰國的面板生產和就業
在泰國東部沿海的春武里,這個最大的製造業中心,擁有世界頂尖的太陽能面板生產商。在這個潮濕的二月,一小群工人在大型太陽能面板工廠前聚集,希望能在生產線上找到工作,將太陽能電池組裝成準備出口的面板。
這些年輕人知道工作可能不穩定,因為前員工在社交媒體上經常抱怨訂單低時工作被削減。但公司承諾公平的薪酬,為了工作,他們願意冒險。
隨著泰國太陽能行業被捲入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戰,泰國的太陽能工人正在承受代價。大型中國企業主導泰國的太陽能製造業,生產太陽能電池和面板以出口到美國市場。然而,由於華盛頓設立貿易壁壘以保護其本土太陽能產業免受廉價中國進口的影響,泰國的行業正受到擠壓。
太陽能貿易戰的熱度
十多年來,美國一直在對日益增長的廉價中國太陽能面板進口進行關稅戰,稱其損害了本土產業。中國的太陽能電池和模組的大規模生產促進了全球清潔能源的擴展,過去十年來太陽能面板的成本下降了90%。但中國的補貼和低價太陽能生產也引起了不公平貿易行為的指控。
作為回應,中國製造商將最終生產階段轉移到鄰近的亞洲國家,試圖避開美國的進口稅,將東南亞變成了主要的太陽能面板組裝中心和出口基地。隨著中國向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柬埔寨出口太陽能組件的激增,美國從東南亞進口的太陽能面板也相應增加。到2023年,美國80%的太陽能模組進口來自這四個國家,其中近三分之一來自泰國。
然而,近幾個月來,幾家在東南亞設有工廠的中國製造商暫停了一些在該地區的運營,在美國宣布一系列反傾銷關稅後,試圖封閉漏洞。數千名在泰國太陽能工廠工作的工人——大多數人離開了該國北部的農業地區,尋求在承諾提供體面工作的行業中獲得更高薪酬的就業機會——被放假或突然解僱。
Climate Home News分析了當地媒體報導和社交媒體帖子,涉及三家在東部經濟走廊(EEC)設有工廠的領先太陽能製造商的工人解僱情況。這是該國最大的製造業區域,主要包括中國公司天合光能——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製造公司之一——和潤能、以及主要在中國進行大部分製造業務的加拿大太陽能公司。
Climate Home發現,在2024年,近8,000名全職員工和分包工人在美國對東南亞太陽能產品的兩年關稅豁免到期後被暫時或永久解僱。
失去最大出口市場的行業
美國貿易官員在四月公布了對泰國太陽能電池進口至少375%的高額關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一個由兩黨組成的政府機構,將在六月就關稅做出最終決定。分析人士私下表示,可能會被批准。
美國能源經濟與財務分析研究所(Ieefa),一個美國智庫,最近發現任何超過250%的價格增長將使大多數東南亞進口“不可行”。
“任何在任何國家關稅總額超過250%的公司可能會看到其訂單下降或被取消,”Ieefa的亞洲戰略能源財務顧問格蘭特·豪伯告訴Climate Home News。
2024年,美國官員調查了一起美國製造商的投訴,稱在東南亞設有工廠的公司正在向美國市場傾銷補貼的、不公平低價的產品。過去一年來的關稅審議動搖了泰國的太陽能行業。
“在東南亞,包括泰國的中國公司中,運營的廣泛暫停,許多關閉可能是永久性的,”牛津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朱林曉說。
“該地區可能失去其太陽能製造能力的一大部分,因為失去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
BloombergNEF的泰國能源轉型分析師福布斯·查恩索恩同意:“泰國的太陽能製造業面臨一些嚴重挑戰。它正在失去對一些最大出口市場的控制,短期內沒有任何替代方案。”
隨著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威脅對泰國所有商品額外征收37%的進口關稅——這是華盛頓計劃的全球關稅攻擊中最高的稅率之一,目前暫停至六月。若應用,這將使泰國太陽能電池的關稅提高到426%。
在一次採訪中,泰國能源部的太陽能專家查魯旺·皮帕塔納-普塔潘塔承認關稅將影響該國太陽能行業的就業。
工人成為關稅的受害者
跨越泰國東海岸的三個省份,東部經濟走廊(EEC)是政府計劃將該地區轉變為經濟強國的關鍵。受到慷慨的稅收減免和廉價勞動力的吸引,國際公司紛紛湧入這裡,生產從空調到電動車電池再到區域和全球市場的太陽能面板。
幾家領先的中國太陽能製造公司近十年前在EEC安家落戶。很快,泰國對美國的太陽能出口激增。
但在2024年6月,時任總統喬·拜登為促進美國的太陽能部署而引入的東南亞太陽能產品兩年關稅豁免結束。從中國進口硅片以製造太陽能電池並出口到美國的公司開始受到關稅的影響。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幾家製造商減慢或暫停了運營,解雇員工以適應新的稅收制度,Rayong勞工保護和福利辦公室的主任Amnuay Ngamnet告訴Climate Home。
最近幾周在TikTok上發布的視頻顯示了一些太陽能工廠周圍的停車場空無一人和異常安靜的場地。
“無論你有多好,如果生活失足,你就無法成功。再見,”一名太陽能工人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了一張解僱信的照片。
Amnat,名字已更改以避免影響他的工作前景,是受影響的數千人之一。像許多其他人一樣,這位39歲的男子在2022年離開了他在農業密集的東北部的家鄉,尋找在EEC太陽能廠更高薪的工作。
“這看起來是一個有前景的行業。我希望能在那裡工作多年,”他告訴Climate Home。“但事情並沒有如願。”
Amnat在幾家中國太陽能工廠擔任分包商,最終在Runergy找到了一份員工職位,該公司生產太陽能電池和模組。他每週工作六天,月收入約25,000泰銖(約980新加坡元),遠高於非技術工人的平均收入。
但在2024年10月,他與當地媒體報導的工廠“幾乎所有員工”一起被解僱。Amnat告訴Climate Home,裁員影響了近3,000名工人。
Runergy未回應多次置評請求。
同月,Runergy在美國開設了首家模組製造廠,以繼續供應美國市場——這是希望受益於美國《通脹削減法案》(IRA)下的稅收抵免的一些太陽能公司之一。
作為永久員工,Amnat獲得了月工資的75%補償,這是他在找到另一份工作所需的三個月中的生命線。但其他人就沒那麼幸運了。
數千名被聘為分包商並享有較少權利的工人在公司暫停部分運營時,立即失去了工作和工資。
面臨工人權利侵犯的風險
“離開太陽能公司後,我的女友失業了兩個月。這對我們來說很困難,”一名在社交媒體上抱怨解僱的TikTok用戶告訴Climate Home。他解釋說,聘用她的分包公司讓她簽署了一份解僱信,免除了支付她應得的賠償。
當地勞工律師和權利活動家Bunyuen Sukmai告訴Climate Home,“大多數工人不知道這種做法侵犯了他們的權利”,儘管這種做法被例行部署。
在春武里省的工人住宅區,距工業區幾公里外,分包公司的辦公室被理髮店和餐館包圍。求職者不斷填寫申請表格並掃描QR碼以在社交媒體上關注工作公告。
“分包商通常是受行業變化影響的第一批人。他們通常獲得較低的福利,最有可能受到權利侵犯的風險,”Sukmai說。但由於很少有工人有資源走司法途徑,關於不公平解僱的法律案件很少,他補充道。
在泰國的天合光能代表拒絕回答問題。加拿大太陽能未回應Climate Home的多次置評請求。
然而,在2024年6月的一封信中,加拿大太陽能表示已暫停其中一家工廠的運營,以對生產線進行更改並改善機械。“由於當前的經濟狀況和貿易競爭,公司需要調整市場情況和國內外經濟方向,”信中說。
它補充說,對泰國的潛力和經濟狀況充滿信心,並計劃繼續在該國運營。
尋找新市場
一些大型中國面板製造商已經開始在印度尼西亞和老撾設立生產線,這些國家目前不受美國太陽能進口關稅的影響。中東也成為中國太陽能投資的增長目的地,包括生產太陽能的關鍵組件,如多晶硅錠和晶片。
“這些努力旨在打造一個完全在中國之外的供應鏈,服務於中東、美國及其他可能面臨關稅風險的市場,”朱先生在最近為牛津能源研究所撰寫的報告中寫道。
要繼續在泰國運營,分析人士表示,大型太陽能製造商需要尋找美國以外的新出口市場。短期內,出口可以轉向歐盟和印度。泰國政府正在加緊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定,歐盟對太陽能設備的需求增長可能比美國更強勁,風險情報公司Verisk Maplecroft的亞洲高級分析師勞拉·施瓦茨說。
“然而,中國超過一半的太陽能電池和模組出口已經流向歐洲,因此泰國出口將面臨激烈競爭,”施瓦茨告訴Climate Home。而印度太陽能開發商將必須在2026年6月起在政府項目中使用本地製造的太陽能電池。
然而,Asia Energy Transition Institute的主任克里斯蒂娜·吳表示,關稅也可能是東南亞太陽能行業的“轉折點”,可以專注於供應非洲和南美的新興市場,並緊急加快該地區自己的太陽能部署。
泰國依賴天然氣發電,但政府已制定計劃,到2037年,51%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其中大部分新增可再生能源預計來自太陽能。泰國目前只有約3%的電力來自太陽能。
在該國組裝太陽能模組的泰國公司已經在呼籲更多的激勵措施來擴展本土供應鏈。
Solar PPM的首席執行官Krit Pornpilailuck擔心無法將商品出口到美國的中國太陽能製造商“將充斥東南亞市場並壓低模組價格”。
為了保護行業,Pornpilailak希望看到更多支持泰國製造商在國內生產太陽能電池和其他上游組件。
政府的太陽能專家Phipatana-Phuttapanta表示:“泰國擁有超過600萬噸的太陽能級石英儲備,可用於生產多晶硅——生產太陽能晶片的關鍵成分。”
但開發這些資源需要“技術專長和高額投資”,她補充道。
Energy Shift Institute的Ng女士說:“這是製造商提升價值鏈的機會——從主要被視為低成本組裝商到成為更先進的清潔能源技術領導者。
“如果該地區認真對待這一刻並進行多元化,它不僅能夠應對破壞;它將變得更加有韌性和競爭力。”
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深刻的洞察,展示了全球貿易政策如何影響地方經濟和工人生活。泰國的太陽能製造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不僅僅是關稅的問題,而是整個供應鏈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所引發的。這種情況提醒我們,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中,政策的變動可能帶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對那些依賴出口的產業和工人。這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在全球市場中,如何平衡保護本土產業和促進國際貿易?泰國的例子顯示出,尋找新市場和提升技術能力可能是應對這些挑戰的關鍵。這不僅僅是泰國的問題,也是全球其他國家在面對類似情況時需要考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