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在日內瓦展開高風險關稅談判以緩解貿易戰緊張局勢
美國和中國的官員在日內瓦展開了高風險的關稅談判,目的是緩解不斷升級的貿易戰。這次會談是自美國提高對中國的關稅以來,雙方首次直接接觸,並引發了中國的報復性措施。
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和貿易代表Jamieson Greer在日內瓦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展開緊張的談判,試圖平息可能威脅全球貿易的關稅爭端。這是自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上月將對中國的關稅提高至145%以來,雙方的首次直接接觸。根據中國國家媒體的報導,談判在日內瓦一個隱秘地點的閉門會議中進行,而美中代表團的車隊在嚴密的警察護送下從豪華酒店出發。據美聯社報導,兩國外交官也確認了這次會談,但拒絕透露具體地點。
儘管如此,對於這次會談能取得突破的期望仍然很低。然而,華盛頓和北京都面臨著減少互相報復性關稅的壓力。中國對特朗普的關稅上調做出了125%的回應,這些舉措實際上凍結了去年達到6600億美元的雙邊貿易。
Operation Sindoor
* ‘巴基斯坦軍隊在前線地區移動其部隊’:政府簡報的關鍵要點
* ‘巴基斯坦使用無人機、長程武器、徘徊彈藥攻擊印度的軍事設施’
* ‘企圖惡意的虛假信息運動’:政府揭露巴基斯坦的宣傳
Bessent早些時候表示,“降溫是重點”,並明確表示這不是關於達成“大貿易協議”。美國商務部長Howard Lutnick告訴福克斯新聞,特朗普“希望與中國解決問題”,而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發文稱“80%的關稅似乎合適!交給Scott。”然而,特朗普的新聞秘書Karoline Leavitt強調,美國不會單方面降低關稅,並補充說,“中國也需要做出讓步。”
這次日內瓦會議是在特朗普自1月重返白宮以來,重點依賴關稅作為其主要經濟工具的背景下進行的。除了對中國的關稅外,特朗普還對幾乎所有全球進口商品徵收了10%的稅,對歐盟和瑞士的特定商品徵收了20%和31%的關稅。據美聯社報導,Bessent和Greer還計劃與瑞士總統Karin Keller-Sutter進行會談。特朗普曾暫時將計劃對瑞士商品徵收的31%關稅降至10%,但它們將在週三再次上升。瑞士政府在2023年取消了工業關稅,警告說報復措施將損害如手錶和巧克力等行業,但表示目前沒有計劃採取反制措施。
中國堅持其立場,拒絕降低關稅,除非美國先行動。北京堅持認為,美國必須先取消其關稅,才能討論任何讓步。中國是唯一一個全面鏡像特朗普關稅的國家。
Stimson Center的中國政策專家Sun Yun被美聯社引用說,這是Bessent和何立峰的首次會面,並補充說,“最好的情況是雙方同意同時降低關稅…這不能只是口頭上的。”衝突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特朗普的第一任期,當時美國指責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包括強制技術轉讓和對量子計算和自動駕駛等科技行業的巨額補貼。2020年的“第一階段”協議達成了暫時的休戰,但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以及中國未能達成其承諾的美國購買量而崩潰。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Bill Reinsch表示,“關係不好。我們雙方都有貿易禁止性的關稅。關係正在惡化。”然而,分析人士和官員認為日內瓦的對話是一個小但重要的步驟。“這次會議是一個好兆頭,”Reinsch說。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Ngozi Okonjo-Iweala也表示,這是“走向緩和的積極和建設性的一步。”
儘管雙方的敵意,單是雙方願意進行對話就被解讀為一個信號,表明雙方都不希望貿易完全崩潰。
編者評論
這次美中在日內瓦的會談,雖然被視為高風險,但也顯示出雙方在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時的務實態度。過去幾年,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球貿易的動盪,而中國的報復性措施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局勢。這次談判的開始,無論結果如何,都象徵著一個可能的轉機點。
然而,雙方的堅持立場也顯示出談判的困難性。美國不願單方面降低關稅,而中國則要求美國先行讓步。這種僵局可能會導致談判的進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對於全球市場來說,這次會談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到未來的經濟走向。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對於這類國際貿易談判的動向尤為關注。任何一方的讓步或協議都可能對香港的經濟環境產生深遠影響。因此,香港的企業和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這次會談的進展,以便及時調整策略應對潛在的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