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暫停高達三位數的關稅
美國和中國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貿易談判中達成了一項為期90天的協議,雙方同意暫停對對方商品徵收高達三位數的關稅。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將從145%降至30%,而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將從125%降至10%。
這一協議對美國化學行業來說是一個暫時的喘息機會。美國化學公司此前擔心,高關稅將會對他們的業務造成嚴重影響。杜邦公司(DuPont)在今年第一季的財報中估計,今年的關稅相關影響將達到6,000萬美元。伊斯曼化學公司(Eastman Chemical)也預計,其第二季的業績將受到3,000萬美元的關稅影響。
特殊化學品生產商對關稅的影響尤其敏感,因為他們往往依賴中國供應商採購某些特殊的原材料。根據化學製造商和附屬公司協會(SOCMA)的調查,三分之一的公司已增加了庫存,以應對關稅的影響,而70%的公司正在重新評估與供應商的關係。
中國是美國商品化學品的重要買家,包括低成本的石化產品和聚乙烯。根據化學市場分析機構(Chemical Market Analytics)的数据,中國去年進口了約260萬公噸的美國聚乙烯。如果貿易戰繼續,美國生產商將需要為這些產品尋找新的市場。
此外,美國對中國的乙烷出口也可能受到影響。乙烷是生產乙烯的重要原料,而乙烯是生產各種石化產品的基礎。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約400萬公噸的乙烷,但如果關稅高達125%,那麼中國生產商將難以承受。
美國化學行業協會(American Chemistry Council)對這一協議表示歡迎,認為它有助於穩定美國化學市場。然而,協會也警告說,雙方仍需要達成一項永久性的協議,以避免未來出現類似的貿易糾紛。
作為編輯,我認為這一協議對美國化學行業來說是一個積極的訊息,但也提醒我們貿易戰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美國和中國仍需要就貿易協議的細節進行談判,以確保雙方都能受益。同時,美國化學行業也需要繼續關注貿易政策的變化,以確保其業務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此外,我也想指出,這一協議可能對全球化學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美國和中國是全球化學市場的兩個重要參與者,他們的貿易協議可能會影響全球供應鏈和市場價格。因此,全球化學行業需要密切關注這一協議的進展和影響。
總之,這一協議是美國和中國在貿易戰中的一個重要進展,但雙方仍需要繼續談判,以達成一項永久性的協議。同時,美國化學行業也需要繼續關注貿易政策的變化,以確保其業務的穩定性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