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特朗普將向貿易夥伴發送150封信函以施加新關稅
總統對外國的處理策略已從談判者變成了監管者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向多達150個國家發送信函,單方面對其進口產品施加新關稅。這一舉措源於白宮突然意識到,無法單獨與貿易夥伴達成協議,這不僅僅是個「困難」,而是策略上的轉變。
特朗普在阿聯酋與酋長們交談時透露,有150個國家同時希望達成協議,但不可能與每個國家會面。因此,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和商務部長Howard Lutnick將「發送信函,告知各國將對其進口美國的產品施加關稅」。這些信函將在未來兩到三週內發送。
從公開的激烈言辭轉向更有結構但仍然強勢的策略,這一重要的轉變突顯了貿易夥伴之間的對話已經變成單方面的命令。
在特朗普於4月9日宣布暫停原定於4月2日引入的更高進口稅90天後,大多數與美國貿易的國家面臨其產品10%的基礎關稅。因此,所有國家都在努力與美國政府達成貿易協議,以避免在7月初暫停期結束後再度施加更高關稅。
到目前為止,白宮只宣布了與英國的貿易協議和一個不明確的中美協議。對於英國,華盛頓對大多數英國進口產品維持10%的關稅,但對英國汽車、引擎、鋼鐵和鋁製品提供豁免。在上週末於日內瓦達成的中美協議中,中美官員同意將關稅率降低115個百分點90天,並在不久的將來進行進一步貿易談判。
根據白宮的說法,這種新立場並不表示軟化,而是更有紀律的策略的一部分,旨在使美國的保護主義更加結構化和非個人化。這些信函將創造預防性的外交壓力,以避免貿易戰。
特朗普一直以其作為交易高手的形象建立其領導力,但現在,隨著Bessent和Lutnick即將發出的信函,他對國際貿易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變化:不再是談判,而是直接施加條件。這一從「交易」邏輯到「信函」政治的轉變,突顯了從談判者到監管者的演變,目標不再是獲得更好的交易,而是根據美國利益重新制定規則,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改變遊戲規則的方式。面對「新」的特朗普,歐洲、中國、墨西哥和其他夥伴可能會以報復回應,助長貿易戰的季節。或者,他們可能會屈服,接受華盛頓所希望的新配置。無論哪種情況,全球貿易平衡都將發生顯著變化。
編者評論:特朗普這次的策略轉變,從一個喜歡談判的總統變成一個發號施令的監管者,無疑將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這種單方面的舉措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反應,從而引發新的貿易摩擦。對於香港及全球其他地區的經濟體來說,這意味著需要更加靈活地應對不確定的貿易環境,並在必要時採取措施保護自身利益。這也提醒我們,國際貿易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和外交的複雜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