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 個個AI模型都話可以處理長文和大量數據? Deepseek只係中游,Grok3 GPT4.1都要輸俾佢?

【貿戰風雲】澳洲企業遭殃!中國製商品受美國關稅重擊

澳洲企業在中國製造面臨美國最高關稅

一名女子在工廠中,周圍有箱子和袋子

隨著中國製造商品的關稅急劇上升,Beatrice Toh一直處於一種「迷亂」狀態。(圖片來源:ABC News: Emilia Terzon)

Beatrice Toh不久前才慶祝她的企業在美國的推出。這位來自墨爾本的企業家在成為年輕媽媽時,創辦了她的兒童公司,夢想著一種可重複使用的替代品來取代一次性著色書。

HeyDoodle進軍美國市場的過程已經進行了將近一年,並花費了大量時間和金錢來為美國市場配置玩具系列。

Beatrice Toh在紐約的玩具展上慶祝她的企業擴展到美國

然而,慶祝的時刻已經變成了壓力和「迷亂」,因為Toh女士和她的小型員工團隊正在應對美國和中國之間不斷升級和快速變化的貿易戰。

「這絕對是一個曲線球,」她說。

HeyDoodle的經歷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給予澳洲相對可行的10%關稅的頭條新聞相悖,這是他政府經濟民族主義的一部分。

關稅本質上是一種商品進入國家邊界時的稅收。

在HeyDoodle的情況下,公司預計將支付美國對中國徵收的更高關稅——現在超過100%,而且還在上升。

這是因為該公司的矽膠著色墊是在中國製造的。

它們然後直接從那裡的工廠運送到美國的批發商和零售商,如書店巨頭Barnes & Noble。

美國和澳洲當局無法確認關稅細節

Toh女士不認為她的公司是澳洲擁有的這一點會有任何影響。

她也不認為她可以通過將中國製造的商品帶回澳洲再運送到美國來繞過中國關稅。

「這完全取決於原產國,」Toh女士告訴ABC新聞。

然而,美國當局和澳洲自己的貿易部門都沒有向ABC新聞確認這一情況。

然而,幾位貿易法專家同意Toh女士對情況的初步評估。他們認為美國可能會推翻澳洲與美國長期的自由貿易協定。

HeyDoodle的矽膠著色墊

HeyDoodle這款著色墊在美國的成本可能因中國製造商品的關稅而飆升。(圖片來源:ABC News: Emilia Terzon)

KPMG首席經濟學家Brendan Rynne指出,迄今為止從特朗普政府發出的聲明中包含了關於減少「轉運和逃避風險」的內容。

「這關乎於商品的生產地,」Rynne先生說。

> 「他們提議採用的框架似乎每天都在變化。」

Rynne先生的理解是,美國實施的關稅將適用於產品進入其邊界時標記的價格,這被稱為「從價關稅」。

在HeyDoodle的情況下,這可能會將該品牌的一套標準著色書的價格從30美元推高到超過50美元。

Toh女士不認為許多美國消費者會支付這個價格。

「這不是必需品。這只是孩子的一項活動,」她說。

> 「這將會很棘手。我們將吸收一部分關稅,我們的批發商吸收一部分,然後消費者將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價格。但我認為每個人都會受到影響。」

澳洲品牌暴露於中國關稅下

關稅也是泳裝公司老闆Steve Philpott的一個新壓力來源。

戴眼鏡的男子手持泳裝

泳裝公司老闆Steve Philpott表示,過去幾周「瘋狂」。(圖片來源:ABC News: John Gunn)

就像HeyDoodle一樣,Philpott先生的悉尼公司擁有幾個在中國製造並銷往美國市場的品牌,包括其最大品牌Sea Level。

他也收到了來自貿易專家的相同建議,即中國關稅適用於他在那裡製造並進入美國市場的任何產品。

「這就像過山車一樣,」他談到過去幾周的經歷時說。

> 「我們必須從中看到一點幽默,因為這實在太瘋狂了。」

這家時尚品牌在美國市場的曝光率相當大,Philpott先生估計Sea Level的銷售額中幾乎有四分之一是在那裡。

他同意Toh女士的觀點,即「絕對不可能」將額外的關稅完全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市場無法承受這一點,」他說。

其他在中國製造並在美國市場銷售的時尚品牌包括奢侈女裝品牌Zimmermann、大眾市場連鎖店Cotton On和標誌性的澳洲內衣品牌Bonds。

這些公司都沒有回應ABC新聞的查詢。

「大部分澳洲時尚都是在海外製造的,」Philpott先生指出。

> 「聽起來好像[澳洲]現在只得到10%[關稅],但如果是在海外製造的,特別是在中國製造的,關稅是巨大的。」

Philpott先生也已經在為即將於五月初生效的美中貿易規則變更做準備,這一變更尚未被廣泛報導。

「微量免稅額」,允許價值低於800美元(1,270澳元)的包裹免稅進入美國,將對直接郵寄給美國在線購物者的中國商品結束。

KPMG的Rynne先生認為,這個所謂的「Shein和Temu稅」也將影響從中國直接運送到美國在線購物者的澳洲品牌。

Temu和Shein受到特朗普對中國關稅的影響

公司可能將製造業務轉移出中國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關稅在過去幾周內大幅波動,導致針對大多數國家的威脅關稅回落至10%的固定水平,暫時被稱為暫停。

特朗普政府表示正在使用這些關稅來優先考慮在美國製造商品,然而分析人士觀察到,對中國的單獨針對反映了更廣泛的地緣政治。

Philpott先生希望這兩個經濟大國之間的局勢能夠平息,因此他並沒有做出任何「倉促的決定」來撤回中國的生產。

然而,他正在探索應急計劃:柬埔寨的工廠,以及更遠的非洲。

「他們沒有像中國那樣的供應鏈和能力,」他說。

「中國在我們所做的事情上確實是世界上最好的。我們與工廠有著長期的關係,已經有13、14年了。

「所以搬到另一個國家不是我們想要做的。在美國設立業務對我們來說也不可行。」

Philpott先生的另一個品牌Bond-Eye主要在澳洲製造,他現在在想如果對中國的高稅和對澳洲的低稅持續下去,這是否可以被「利用」。

對於出口商來說,一個利好消息是澳元的暴跌,上周某些時候曾短暫跌破60美分,這使得從澳洲發出的任何商品對海外買家來說都更便宜。

澳洲泳裝品牌如Sea Level和Bond Eye無法承受所有的關稅

「在澳洲生產更多商品是具有挑戰性的。我們的[服裝]行業已經被嚴重削弱,」Philpott先生談到在本地製造更多服裝時說。

「政府確實需要支持澳洲時尚產業。」

在墨爾本,HeyDoodle的Beatrice Toh不認為她可以將她的矽膠書的生產搬到澳洲,她在創業時已經嘗試過這樣做,但被告知這是不可能的。

「他們說我們這裡沒有必要的墨水,」她回憶道。

「得到一些[政府]支持會很棒,特別是對於小企業來說。」

「我有很多朋友目前也在同一條船上。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們在美國的庫存快用完了。我們應該發送更多庫存嗎?」

政府與澳洲離岸貿易商合作的機構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它一直在「與受影響的行業和出口商密切合作」。

貿易部長Don Farrell拒絕接受本故事的採訪。

編者評論:

這篇文章揭示了當前全球貿易戰對澳洲企業的深遠影響。澳洲企業在中國生產的商品,面臨著美國高額關稅的挑戰,這不僅打擊了企業的盈利能力,也迫使它們重新考慮供應鏈和生產地點。這些關稅政策反映了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在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下。

對於澳洲企業來說,這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挑戰,更是戰略上的考驗。企業需要在短期內找到應對策略,如尋找新的生產基地或調整市場策略,但這些都需要時間和資源。而長期來看,這可能會促使企業重新評估其全球供應鏈的可持續性和靈活性。

從政策角度看,澳洲政府可能需要考慮如何支持本地製造業的復興,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激勵措施,以減少對海外生產的依賴。同時,也需要在國際舞台上積極參與,確保澳洲企業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獲得公平的待遇。

這場貿易戰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意味著未來可能面臨更高的商品價格,尤其是那些依賴於中國製造的產品。這將考驗消費者的購買力和品牌忠誠度。

總之,這篇文章不僅揭示了當前的困境,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思的契機:在全球化的世界中,企業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穩定和增長的機會。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