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被批評毫無計劃:中國談判的真相與經濟影響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近日宣佈,將會大幅降低對中國商品的高額關稅,並聲稱這是因為中國政府表達了與他談判的興趣。他甚至在一次記者會上自豪地表示,雙方正在進行「積極」的談判,目標是達成一個「公平的協議」。然而,這一說法很快被中國方面否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家坤表示:「中國與美國並未就關稅問題進行任何磋商或談判,更談不上達成協議。」
關稅政策的混亂與經濟後果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一直被批評為缺乏明確的戰略和邏輯。他聲稱降低關稅是因為自己的強硬關稅政策迫使中國低頭,但事實上,這種說法更像是特朗普一貫的誇張言論。即使關稅真的降低,經濟仍將面臨重大衝擊。
近來,特朗普政府似乎意識到,持續的145%高額關稅對經濟的負擔過於沉重。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一次與投資者的會議上透露,現狀「無法持續」,並預告將在「不久的將來」進行降級措施。這一消息讓市場暫時鬆了一口氣,但特朗普的政策搖擺不定,已經令企業和消費者感到不安,並可能對經濟增長造成長期影響。
特朗普的政策背後是否有策略?
特朗普聲稱自己的關稅政策是「交易的藝術」的一部分,然而,經濟學家亞當·赫什(Adam Hersh)指出,這些政策並沒有展現出任何理性或戰略性。赫什批評道:「如果這是戰略性的,你不會對像南極洲附近的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這樣的地方徵收關稅,也不會對像萊索托這樣的貧困國家施壓。」他認為,這些行為不僅無助於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反而可能將其他國家推向中國的懷抱。
特朗普政府對盟友國家的高關稅政策也令人費解。例如,他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政策最終以幾乎象徵性的讓步收場,這些讓步對美國經濟的實際影響微乎其微。
經濟的不確定性與消費者的選擇
即使關稅降低一半,仍然可能對經濟造成重大損害。赫什表示,50%至60%的關稅仍會迫使消費者尋找替代商品或乾脆放棄購買某些產品。這實際上等同於對許多商品實施貿易禁運。
此外,特朗普的政策不斷變化,導致經濟的不確定性加劇。在這種環境下,企業不願進行投資,消費者也會在花錢時更加謹慎。這種不確定性可能拖累經濟增長,並讓美國陷入不必要的混亂之中。
編者評論:特朗普的政策是「交易的藝術」還是經濟的災難?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及其背後的邏輯讓人疑惑。他的支持者可能認為這是「交易的藝術」,但實際上,這些政策更像是隨意的實驗,缺乏長遠的考量。從對盟友國家的高關稅,到對中國的錯誤預測,再到對市場反應的措手不及,這些都顯示出政策制定的混亂和短視。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政策搖擺不定的風格已經損害了美國的經濟穩定性,並可能削弱全球對美國的信任。特朗普的經濟政策究竟是為了實現長遠的國家利益,還是僅僅為了追求短期的政治收益,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對於香港讀者而言,這一事件也提醒我們,國際經濟政策的變動如何對全球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作為一個高度依賴貿易的城市,我們需要更加關注這些政策可能帶來的連鎖反應,並尋求多元化的經濟策略以應對潛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