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貿戰風雲】川普對華關稅獲支持:美製造業復興有望?

Epoch Readers Rally Behind Trump’s China Tariffs, Demand Revival of US Manufacturing: Poll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徵145%的關稅,而中國則以125%的關稅作出反擊,這一舉措再次引發了關於貿易、經濟獨立及美國工業未來的全國性辯論。

一項針對18,438名《大紀元時報》讀者的最新調查顯示,讀者廣泛支持特朗普對中國共產黨(CCP)的強硬立場,認為其長期以來利用全球貿易損害美國製造業和國家安全。

這些關稅針對特朗普所稱的中共掠奪性戰術:貨幣操縱、知識產權盜竊、強制技術轉讓及扭曲市場的國家補貼,這些措施系統性地使美國企業處於不利地位。

通過針對鋼鐵、技術和關鍵礦產等戰略行業,政府的貿易改革旨在縮小美中貿易差距、加強國家安全,並將製造業帶回美國。

儘管批評者警告經濟動盪和價格上漲,但《大紀元時報》的讀者普遍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是對中國貿易濫用的必要回應。

對關稅的強烈支持

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核心目標是重置全球貿易,推動外國政府談判更公平的雙邊協議。

4月2日,特朗普對幾乎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基準關稅。對於與美國貿易順差較大的約60個國家,他引入了更高的互惠關稅。中國位居該名單之首,部分產品的關稅高達245%。

當被問及對中國商品徵收145%的關稅是否是讓中國負責的合理步驟時,72%的讀者表示強烈同意,13%表示有些同意。4%持中立態度,11%表示不同意。

儘管有數十個國家尋求與美國達成雙邊協議,但中國最初拒絕談判,反而將美國商品的關稅提高至125%。4月17日,特朗普表示中國已聯繫他的政府進行談判。

儘管一些受訪者對美國出口商和消費者可能受到的傷害表示擔憂,但大多數人並不為所動。23%的人表示強烈或有些同意中國的報復會造成嚴重傷害,34%持中立態度,43%表示不同意。

同時,中國內部出現了壓力跡象。出口商、工廠老闆和行業觀察家對利潤率消失、訂單減少和失業增加表示越來越大的擔憂。

批評者認為,中共不願談判可能會適得其反——加深中國的經濟孤立,正值其他國家尋求與華盛頓達成新貿易條款之際。

稀土優勢和電子產品豁免

特朗普已豁免了一系列電子產品——如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服務器和芯片組件——不受145%的關稅限制。此舉為包括蘋果在內的科技公司提供了一些緩解,蘋果在最初的關稅公告後股價下跌。

大多數讀者支持電子產品豁免,32%表示強烈同意,另有32%表示有些同意這是一個明智的舉措。12%表示不同意,24%持中立態度。

當被問及即使有豁免,電子產品價格是否可能上漲時,23%強烈同意,40%有些同意——意味著總共有63%的人在某種程度上認為價格會上漲。28%持中立態度,6%有些不同意,3%強烈不同意。

中國在稀土礦物市場佔據主導地位,開採了全球約60%的供應,作為對特朗普政府關稅的回應,中國對這些基本元素的出口實施了控制。

稀土金屬是一組17種基本元素,對許多現代技術至關重要,無論是民用還是軍用。確保這些元素的供應鏈沒有實際替代品,是特朗普加強美國製造業基礎的優先事項。

白宮表示,美國對稀土進口的依賴使國家容易受到供應鏈中斷和“經濟脅迫”的影響。特朗普最近命令商務部探索增加美國關鍵礦產生產和減少美國對進口依賴的方法。

在中國在稀土礦物和關鍵組件方面的主導地位問題上,52%的受訪者表示強烈同意,19%有些同意,這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14%持中立態度,8%有些不同意,7%強烈不同意。

重返工廠工作?

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美國已經失去了超過60,000家工廠和470萬個製造業工作崗位。

特朗普的關稅旨在通過保護國內行業免受中國貿易濫用的影響來扭轉這一長達數十年的下降趨勢。這一努力提出了一個基本問題:美國人是否願意在一個勞動力主要轉向服務業和辦公室工作的國家從事工廠工作?

根據調查,答案是肯定的。大多數人——74%——表示他們相信如果這些機會回來,美國人願意重返工廠工作。15%持中立態度,11%表示懷疑。

受訪者還強調了教育和職業培訓的關鍵作用。半數參與者強烈同意,如果沒有職業和技術教育的重大改革,美國無法重建強大的製造業基礎。另有25%有些同意,15%表示不同意或不確定。

受訪者還強烈支持教育和職業培訓改革,作為重建國內工業的基礎。半數受訪者表示強烈同意,如果沒有教育和職業培訓的重大改革,美國無法重建強大的製造業基礎。25%有些同意,10%持中立態度,8%有些不同意,7%強烈不同意。

然而,當被問及缺乏熟練勞動力和對工廠工作的興趣下降是否比政策或稅收更大的障礙時,意見更為分歧。41%的人同意,25%持中立態度,34%不同意——這表明許多人認為政府政策是美國製造業回流的更大障礙。

對中國施加持續壓力

美國官員長期以來指責中共存在一系列貿易濫用行為——從工業間諜活動到網絡啟用的美國知識產權盜竊——對經濟和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在4月9日的社交媒體帖子中,特朗普重申了這一觀點,指責中國“剝削”美國和其他國家,並將其大幅提高關稅的行為合理化為必要的回應。

“在某個時候,並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意識到剝削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日子已經不再持久或可接受,”他說。

儘管特朗普表示如果北京進行認真談判,他將降低關稅,但中共對妥協顯示出很少的興趣。

當被問及在沒有持續經濟壓力的情況下,中國是否會改變路線時,壓倒性的86%的受訪者同意,其中75%強烈同意。9%不同意,4%持中立態度。

相比之下,對單靠外交幾乎沒有信心。17%的人表示他們認為結盟和外交接觸提供了一個更好的長期戰略來應對中國,而70%不同意。

相比之下,10%的人強烈同意外交和聯盟——而不是關稅——是應對中國的更好長期路徑。7%有些同意,13%持中立態度,26%有些不同意,44%強烈不同意。

調查還顯示,幾乎一致認為中國的記錄——在知識產權盜竊、強制技術轉讓和產品傾銷方面——破壞了全球貿易的公平性。84%強烈同意,另有6%有些同意。6%不同意。

製造業作為戰略優先事項

特朗普將恢復美國製造業視為不僅僅是經濟目標,而是戰略必要性。他的團隊認為,關稅給國內公司提供了投資、現代化和增長的空間。

調查結果顯示,對該願景的壓倒性支持。89%的受訪者表示重建製造業對國家實力和全球領導力至關重要,而7%不同意。

當被問及哪些因素對製造業回流最為關鍵時,受訪者指出了教育、稅收政策和文化價值觀。81%的人認為需要更好的技術教育和就業培訓;78%的人支持稅收和監管激勵措施以促進回流;72%的人強調需要恢復對技術勞動的尊重。64%的人支持更具競爭力的整體稅收和監管環境,而60%的人認為需要更強的關稅和貿易執法。受訪者可以選擇多個答案。

除了這些選項外,超過3,200名讀者提交了書面回應,回應並擴展了這些主題。

教育改革成為焦點

在最常見的書面主題中,呼籲進行全面的教育改革。受訪者普遍認為,職業和技術培訓的復興是任何成功製造業復興的基礎。許多人提倡回歸核心學科——數學、公民學、識字——結合從K-12開始的實踐技能培養。

許多人對所謂的準備不足、過於自負的勞動力表示明顯的沮喪,擔心“人人上大學”的心態削弱了技術行業的價值。一些人呼籲禁止在課堂上使用社交媒體,解散教育部,並回歸基於紀律、愛國主義和工作倫理的品格教育。

雖然能源政策、政府激勵措施和文化態度也被提及,但教育被反复提及為根本挑戰——也是美國工業復興的關鍵。

正面迎擊中國

書面回應還顯示出對中國採取不妥協態度的強烈慾望。許多讀者將中共描述為敵對對手,是恢復美國製造業的最大障礙。

建議包括高達500%的陡峭和不斷上升的關稅、全面經濟脫鉤以及禁止中國進口。其他人則呼籲驅逐參與間諜活動或影響操作的中國國民。幾位受訪者指責美國企業和政治的天真數十年來助長了北京的壯大,犧牲了美國的工業和主權。

對於許多人來說,應對中國不僅僅是一個貿易政策問題——而是國家生存的問題。只有直接面對中共,他們認為,美國才能奪回其工業基礎,確保其未來。

重新思考製造業模式

並非所有書面回應都一致支持國內製造業復興。一些讀者對全面回流的現實性——甚至在自動化、人工智能和全球競爭塑造的時代是否可取——表示懷疑。

雖然許多人仍然支持將半導體、製藥和國防等關鍵行業帶回美國本土,但其他人強調,現代製造業越來越多地自動化。他們警告不要懷舊地認為工廠車間擠滿工人,而是推動專注於創新、高科技基礎設施和勞動力準備的戰略規劃。

幾位受訪者還指出,回流可能會提高消費者價格,並且需要文化轉變——一種重視工業工作並認識到21世紀製造業性質變化的文化轉變。

整體而言,調查結果和書面回應不僅反映了對特朗普關稅戰略的支持——它們揭示了對結構改革、文化更新和國家韌性的更深層次的渴望。

對於許多《大紀元時報》的讀者來說,恢復美國製造業不僅僅是工作或經濟問題——而是重建美國實力、獨立和身份的基礎。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