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全球資金管理者不願轉向東方
北京:美國對中國關稅的態度可能正在軟化,這對某些交易者來說是購買中國股票的信號,但對於長期的全球基金來說,風險仍然太高,難以進入市場。
富蘭克林鄧普頓、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和木星資產管理的資金管理者和策略師預計貿易戰將持續並對中國經濟造成重大痛苦,令他們保持謹慎。
他們的謹慎表明,任何暫時的緩和可能不足以吸引全球資金大量回流。
儘管關稅樂觀情緒上週推動追蹤香港上市最大中國股票的指數上漲超過2%,但自4月2日美國關稅攻勢以來,這仍然是亞洲表現最差的股票之一。
根據資產管理公司桑福德C伯恩斯坦的資料,即使美國資產輪換受益於其他市場如日本和歐洲,中國股票也未能吸引資金流入。
「沒有跡象表明中國股市出現可持續的資金流入,」東京海洋資產管理國際有限公司的首席投資官秋澤宏則說。
股市將出現「拉鋸戰」,因為預期達成貿易協議的買入將被檢查經濟影響的賣出所抵消,他說。
在中美之間的關稅戰推動雙方關稅超過100%後,跡象表明雙方都認為這些關稅不可持續。
彭博社上週五報導稱,北京正在考慮暫停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的125%關稅。然而,中國在當天晚些時候淡化了與美國貿易糾紛的進展。
這種不明確性使投資者擔心談判過程中的曲折將阻礙經濟活動,即使有北京的刺激措施。
中國政治局上週五承諾「充分準備」應急計劃以應對日益增加的外部衝擊,並承諾建立新的貨幣工具和政策融資工具。
高盛集團的分析師上週寫道,中國的經濟增長將在第二季度急劇放緩至0.8%的季度環比年化率,而第一季度為4.9%。
該銀行本月兩次下調了MSCI中國指數的目標。
「在短期內,我們仍然認為波動性可能會保持高位,至少中美之間的核心緊張關係超越了貿易,」瑞銀全球財富在紐約的新興市場策略師余星辰說。「更強的政策支持可以部分抵消一些關稅逆風,但我們需要看到這一點發生。」
這種謹慎顯示出與今年早些時候推動中國股票進入牛市的樂觀浪潮的顯著變化。
在特朗普總統任期初期的主流市場觀點是,中國擁有財政和貨幣刺激的空間,可以承受這場風暴。
隨著一些投資者擔心關稅對經濟的影響將太大而無法抵消,這一信念正在逐漸消退。
富蘭克林鄧普頓新興市場股票的投資組合經理廖一平指出,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內,美中貿易協議花了「18個月才達成」。
廖說,中國可能會是最後一個與美國達成全面協議的國家,這使她對中國股票市場持謹慎態度。
當然,有些人將近期的表現不佳視為購買機會。
景順資產管理的全球市場策略師趙大衛表示,現在是那些「錯過今年早些時候中國股票反彈船」的人機會,指的是今年1月下旬開始的DeepSeek引發的激增。
安盟亞洲資深投資策略師姚艾登表示,其歐洲客戶開始重新關注中國。
「這不僅僅是關於關稅,而是這兩個經濟體之間的真正脫鉤,這對投資者和中國經濟構成風險,」木星亞洲收入策略的聯合經理康拉德·薩姆說。 — 彭博社
“`
評論:這篇文章揭示了全球資金管理者在面對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時的謹慎態度。儘管美國對中國關稅態度有所軟化,但長期投資者仍然擔心貿易戰的持續影響。這反映了市場對短期樂觀情緒的懷疑,以及對中國經濟能否抵消關稅影響的擔憂。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情況可能會促使中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減少外部衝擊。然而,投資者對中國股票市場的信心仍然低迷,這表明市場需要看到更明確的政策和經濟穩定跡象來重建信任。這也突顯了全球資金流動的複雜性以及地緣政治因素對市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