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警告美國勿使用「脅迫和勒索」手段,指責美國在日內瓦貿易談判前使用對話作為「煙幕」
隨著美國和中國的高級官員準備在本週末於日內瓦舉行的首次面對面談判,針對持續的貿易戰,北京警告不要試圖將對話作為「脅迫和勒索」的工具。
事件經過:特朗普政府本週宣布,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貿易代表詹姆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將於5月9日至12日會見中國副總理何立峰。確認即將舉行的會談後,中國商務部發表了一份聲明,強調北京是在「充分考慮全球期望、中國利益,以及美國工業和消費者的訴求」後才同意進行討論。
重要性:聲明警告說,如果美國將對話「作為進一步脅迫的策略」,中國將不會屈服。「如果美國言行不一,甚至利用談判作為繼續脅迫和勒索的煙幕,中國絕不會接受,也不會為了達成任何協議而妥協其原則或犧牲國際公平正義。」根據《南華早報》的報導,聲明中補充道。
這次會議可能成為緊張貿易局勢中的轉折點,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達145%的關稅,而北京則以125%的關稅對美國商品進行報復。
最近一項調查顯示,貿易戰影響了特朗普總統在美國年輕人中的支持率,因為他們對關稅帶來的物價上漲感到不滿。
本週早些時候,億萬富翁對沖基金經理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表示,他相信美國的貿易爭端將很快緩解,稱關稅是「一次性重置」,而不是持續通脹的觸發因素。
評論:這篇文章揭示了中美貿易戰中的一個關鍵時刻,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國的強硬立場反映了其在全球舞台上的自信增強,並且不願在國際談判中屈服於壓力。這也突顯了國際貿易談判中權力動態的複雜性。美國和中國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其談判結果不僅影響雙方經濟,也對全球市場有深遠影響。值得關注的是,這種高風險的外交策略是否會導致更大範圍的經濟合作,還是會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未來的發展將對全球經濟格局產生重要影響,同時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觀察和學習的重要機會。